“仁义充塞之国,其崩必有余辜!”
黄杰端起茶盏,大口饮下之后,便也叹道:“一如师尊所言,春秋不计,战国无算,先秦至今,何朝不是如此?先秦武功震古烁今,一统六国定鼎华夏,书同文、车同轨,筑万里长城,设江湖旦夕可至驰道,最终崩于无道不义。刘汉取而代之,不过坐得四百年江山……到了前隋,炀帝文治武功也是震古烁今,却也不是烽烟四起,家国更迭,百姓罹难……叫徒儿看来,当真是‘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朱桃椎听来,也是抚掌笑道:“好一个后人哀之而不鉴,如今满朝狴犴,只是见名见利而已。”
黄杰继续道:“所以,徒儿就想,练偏军修大路,或可救得一国,却救不得天下。要救天下,却是要修大道才成!”
朱桃椎便也来问:“何为大道?”
黄杰便道:“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平等、法治!”
朱桃椎一振衣袖,正色道:“愿闻其详!”
黄杰便也道详细道来:“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吾以为不然也,所谓大道,实乃道法自然,顺天应我,惩恶扬善!人皆称善者从之,人皆称恶者弃之,使民知之而不惑,谓之道也!”
天地不仁此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五章,其大意为: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
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
然而,黄杰却认为,真正的大道,是要顺应自然规律,要惩恶扬善,要去尊崇那些大家都认为是善良正确的事情,要摒弃不好的东西,最重要的是使百姓知道而不被歪理邪说所迷惑,这才是真正的大道理。
而这真正的大道理,其实也就是由“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所组成的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也就是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它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是衡量是非善恶的最低尺度,或者说是人类道德的共同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