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是堂堂楚国令尹,而公仲侈连韩相都不是,楚国大韩国小,现在他来韩军大营拜访,结果公仲侈竟然不亲自前来迎接,而只是派了一位偏将,这简直就是对他的羞辱。
想到这,盛君心中不由冷哼一声。
看来,待楚国安定下来,必须的得给韩国一个教训,以雪今日之耻。
想着,盛君压了压心中的火气,然后冷着脸道:“带路!”
大营中。
公仲侈见盛君冷脸进来,微微一愣,然后平静的问道:“不知令尹所来何事。”
盛君得意的笑道:“在为宛城而来!”
“宛城?”公仲侈一愣,迟疑的问道:“不知令尹的意思是?”
盛君微微一笑,开口道:“半月前,义渠国见秦国主力远在襄阳,故悍然出兵偷袭秦国北部。不想,秦王早有准备,早就将镇守巴蜀的司马错调回,在北地设伏。结果,义渠王中伏,再次被击败,狼狈逃回北方。”
说着,盛君看着公仲侈露出大惊之色,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道:“如今楚王槐最后的依仗已失,而且与魏国的和谈也已经失败,放眼望去,楚国已经没有救兵,败局已定。故,在下奉大王与秦相之命,特来宛城方城招降。”
公仲侈闻言脸色一变,心中不以为喜反以为忧,忧虑的不是现在,而是不久的将来,是为担忧秦国。
秦国大破义渠,声威大振。义渠接连惨败,恐怕十余年内难以威胁秦国,如此秦国已无后忧。再加上秦国这一次夺取了楚国大片土地,实力增长极大。
若是秦国犹不满足,打算继续出兵东向,那么会打哪里?
魏国实力不弱,且有齐国为援,秦国要想攻打魏国,还得拉上楚韩两国,如此,韩国还能得以暂保。
若是秦国不伐魏,那么剩下的楚韩两国···
公仲侈看着眼前盛君,心中立即盘算开来。
若是真让盛君成功招降了宛城方城的楚军,楚国的实力必然还能够得以自保。
如此一来,秦国东面的三个国家,韩国实力最弱,而且还是秦国的盟友,外援已断,这不就是最佳的出兵方向吗?
想着,公仲侈立即摇了摇头。
不行,必须将秦国的注意立即转到楚国身上或者魏国那里,否则,韩国未来堪忧。
魏国暂且不提,至于如何将秦国的注意力转到楚国身上?
无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楚国毫无还手之力,也就是消灭宛城以及方城的守军?
如此,秦国就会继续攻略楚国,韩国也会保住刚刚获取的宛城等地,并可趁机与各国联合弱秦。
如此甚好!
公仲侈思绪一转,看着盛君,眼中浮现出一抹杀机,而后立即隐去。
暗道:或许得让盛君死在宛城中,如此,才能让秦楚两国派兵前来围攻宛城。
想着,公仲侈立即大笑道:“秦国大破义渠,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若是宛城的守将得知此事,必然人心震动,士气大跌。若是此时去招降,极有可能会在绝望之下向我三国投降。”
“不错!”盛君一听公仲侈也认为宛城的楚军会在震动之下投降,立即点了点头道:“不错,寡君与秦相也是如此认为,故派在下前来招降。请将军明日暂缓攻城,在下必能说得宛城归降。”
公仲侈笑道:“暂缓攻城的事情好说,不过,令尹,昔日楚王曾与寡君有约在先,若是楚王能回国即位,必以宛城叶地方城山相谢。
故,劝降一事,我韩国必须参与其中,得有一人作为令尹副使,见证宛城的投降。”
盛君一听公仲侈同意明日暂缓攻城,便应道:“将军放心,寡君答应的事情,必然言出必行···”
翌日。
宛城中。
庄蹻与庄辛站在西侧城墙上,远远望见韩军在数里摆开进攻的阵势,却没有前来攻城,不由大为疑惑。
见此,庄辛皱着眉,轻声询问道:“贤弟,韩军这是何故,莫非是犀首已经杀到宛城,韩军这是防备犀首吗?”
庄蹻摇了摇头:“不知,情况不明。不过,这半个月来,我一直保留着两万五千精锐未用,只要犀首大军一到,小弟便可立即出城夹击韩军。”
说着,庄蹻看着远处的韩国大军道:“无论如何,这一次韩国都跑不了!”
正在观望之际,二人就见有数人迅速靠近,然后一人走到城墙近处,高喊道:
“吾乃楚国令尹盛君,今欲入城与城中主事者一会,还望城中速速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