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到杨氏的打量,顾砚龄偏抿笑道:“姨母,亭下这位姑娘便是兵部尚书崔大人的小女。”
话音落下的那一刻,顾砚龄捕捉到了杨氏眸中细微的变化,而下一刻,杨氏便唇角扬起随和的笑意道:“原来是崔家姑娘。”
顾砚龄随之看过去,只见崔知晚挽着少女髻,间只以几颗莹润的鲛珠点缀,眉间点上了鹅黄的杏花花钿,眸若春水,唇红如樱,看起来更添了几分妩媚可爱。
“崔姑娘今日可是准备了什么?”
听到顾砚龄的问话,亭前的崔知晚微微抬颌,随即颔大方回道:“回长孙妃的话,臣女不才,只能斗胆为此花宴献上一幅字,以表臣女的心意。”
听得此话,在场的少女们不由都松了一口气,于她们而言,字写的再好又如何?又不是考状元,哪里能凭着一幅字便能夺得头筹的。
众人或轻松,或旁观的模样都被杨氏收入眼中,杨氏却是默然不语,只静静打量着亭前温顺的少女,唇角微微含笑,在顾砚龄的示意下,醅碧当即吩咐婢女摆好了长案,将文房四宝静放其上。
崔知晚见一切就绪,也不含羞拖延,微微行下一礼,便转而走至长案后,只见少女纤纤素手取出一卷字轴,从容而平静地一点一点铺陈开来,在众人齐聚的目光下,微微卷起右袖的袖口,如雪一般的皓腕上顿时滑下一只碧色如水的玉镯,更衬得少女肤如凝脂。
下一刻,少女微微倾下身子,左手轻然捏着衣袖,抬手熟稔地捻过一只玉毫,当毫尖没入浓黑的墨汁中,少女的神色微微一定,似是在思索什么,就在众人等待时,却见其陡然抬颌,信然将目光落在远处的重重楼阁殿宇之上。
而就在此时,少女的眸中微微泛起温柔如水的光芒,几乎是同时,少女再一次低下头来,唇角却已是勾起了一抹随性而自在的弧度。
只见少女笔尖落下的那一刻,俨然不似方才,眉目间满是认真,笔下更是迅疾而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