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是有的,为了准备这场大战,在海滩上屯积了大量的弹药。
要说到海军很支持,许多军舰都派出了舰上所有的陆战队员携带他们的装备上岸参战!
东南军中的军种矛盾肯定存在,但当战斗需要时,每一支部队都全力支持,为了的是打赢这场战争!
士兵携带沉重的装备上阵,民夫则负责运输弹药,川流不息地向着前线前进,有许多民夫不顾危险,直接到了火线卸下毛驴身上的弹药或者是自己背着的弹药!
因此,沉寂下来的东南军阵地再度怒吼起来,火炮发威,火枪齐射,炸弹轰鸣!
包头佬在一天的战斗中死伤了一万二千人,实际上只有二千伤员侥幸得脱,足足被东南军干掉了一万人,而东南军死伤才一千人。
这场战斗得荡气回肠,血流成河,包头佬被打得失魂落魄,阿拉法特·谢赫·帕夏不得不率领残余的部队向“海锁”堡垒撤退。
包头佬不仅仅是弹药匮乏,主要原因是军中乏粮,运不来军粮,士兵们只领一撮麦粒充饥,都挨着饿呢。
奥斯曼帝国输的地方不仅仅在军工生产,由于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向军队,加上外面粮援没有了,包头佬自身缺乏种粮基因,因此许多土地都撂荒了,收成很差,军民都饿肚子。
仗打成这个样子,包头佬越打越惨,东南军经过奥斯曼城市与乡村,深为里面的惨淡光景而震惊。
当包头佬小孩子伸出骨瘦如柴的小手向他们乞讨时,士兵们默默地将配给的糖果和饼干分给他们吃!
虽然敌对,但我们是人,是人!
相反,东南国越打越强,根本不象是穷兵黩武的样子,这作不了假,回去探亲的官兵看到家乡那是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生活水平年年见长,根本不象处于战时,都深深地为自家老大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