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后面王公贵族、文官、将领的齐心合力,保驾护航,那些关口盘查的难道都是瞎子吗?那么多粮食和铁器被运出去,那些王公贵族可是功不可没啊
祁彪佳明白过来了,亦即是官僚集团在张家口找了几个晋商摆在明面上,当他们的白手套,真正的大事,光凭晋商那点能量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这里面水很深,搁在以前,罪臣死也不敢说出来,但对于祁大人,罪民无有保留!”范永斗慷慨激昂地道。
“可有证据?”祁彪佳问道。
证据?有嘀!
范永斗出示了证据,一张是名为叶云,他签名的伍万两银子的收条。
“此为何人?”祁彪佳手指叶云二字问道。
“他乃首辅叶向高的管家,银子是我父亲送到叶府时由叶云收下来的!”范永斗如实交代。
“大胆!”祁彪佳猛拍台道。
叶向高是什么人?祁彪佳做过大明官员,知道叶向高乃明朝万历、天启年间的内阁首辅,主持朝政,范永斗胆大包天,敢来污蔑前任首辅!
之前,东南府打倒东林党,叶向高亦是册上人,被褫夺一切荣誉。
领袖可以搞东林党,但小民不得乱说前任首辅!
连首辅都贪了,这官场上还有好官?
然而范永斗坚持说这是事实,不信可以去查。
他如此笃定,祁彪佳倒有三分信他,因为祁彪佳知道,叶向高是东林党人,而东林党人,可是商业的保护神哦。
此桩公案暂歇,祁彪佳问道:“还有证据吗?”
有的,这回范永斗出示的是另一张收条,表明壹万两银子收讫,打收条的人叫做姜扬。
范永斗脸上微现一丝笑意道:“此人乃前大同总兵,今东南军少将姜瓖的同族兄弟,为他打理生意,现他还在大同城里,大人找他来,一对笔迹,就知真假!”
听到他的话,祁彪佳无奈地摇头。
范永斗进来,他矮胖身材,脸上挂着生意人招牌式的憨笑,额头光光,脑袋上已留回头发,显然以前是清人的发式,现在改回来。
让祁彪佳一看就是不喜!
范永斗青衣小帽,进来后趋步上前,到得祁彪佳面前给他跪下道:“罪民范永斗叩见祁大人!”
祁彪佳挂大明阁臣的身份,为二品高官,没让范永斗站起来,于是他只好跪着说话喽。
“你自称罪民,可知有罪?”祁彪佳直截了当地问他道。
“罪民与鞑靼人做生意,罪责难逃!”范永斗如是说。
祁彪佳一听就知道商人狡猾,开始就想跑偏,做生意有正经的生意,与走私是不同的范畴。
“好,你说来听听!”祁彪佳也不揭穿他,先听着呗。
于是范永斗继续跑偏,讲起了晋商的来由,是为我大明做过贡献的哦!
晋商的崛起,是源于给朱元璋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而且边疆的军队很多,人吃马嚼,需求巨大。作为回报,朱元璋就给他们盐引,允许他们贩盐。于是晋商就从国家统管的盐业中获得丰厚回报。这是晋商起家的过程。
“那时大明草创,戍边需要粮草,军队后勤运力不足,由民间补充,太祖爷着我等晋商为国效力……”范永斗絮絮叨叨地道,从随身带来的文件里展示当时官府发下的执照,年代久远,为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6年),距今差不多过二百五十年了。
“嘉靖年间,朝廷开边与蒙古互市,我等晋商奉朝廷之令与蒙古进行贸易,贩卖中原货物,换回马牛羊、兽皮等物资。”范永斗解释起来。
原来,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打到了北京城下!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
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1570年,双方开始和谈,次年达成协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
“双边互市之后,东自海治,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范永斗描述道。
“哦,那你们不但无过,还有功了!”祁彪佳不动声色地道。
“罪民,冤枉啊!”范永斗涕泪而下,长号道。
祁彪佳厌恶地道:“说吧!”
范永斗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与清人的贸易来。
首先是朝廷昏庸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