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节 立威好办事

他的那些老友们知道这种情形,惊到下巴都掉了下来。

成王败寇,没得说的,熊文灿再任两广总督,取得丁魁楚的家财充实国库,必有大量返还归粤省公用,堪称是丁魁楚跌倒,熊文灿吃饱。

捉了丁魁楚,熊文灿又将广东布政使史起贤、广东按察使李化民也都捉了,抄家夺产,一网打尽!

两人家财共有上百万两白银的黄金、珠宝和房产,大赚一笔。

然后熊文灿说道:“他们身为疆臣,知法犯法,罪在不赦!”

“本督受陛下之旨,东南公之令,曰稳定压倒一切,尔等旧事,一笔勾销!”熊文灿一句话就洗白了两广官场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受到了他们的一致欢呼!

至于熊文灿坐稳两广,如何整顿吏治,则是之后的事了。

丁魁楚三人被列为钦犯,押解进京,他们的家人则被流放东南亚。

押送三囚的囚车自南京南门而进,一路招摇过市,哄动了南京城民众都来看热闹。

一些识得他们的人见到他们的惨景,无不摇头,兔死狐悲。

尤其是丁魁楚,他有大烟瘾的,一路上解差只给他少许大烟以吊着他的命,让他烟瘾发作,嘴角流口水象发羊颠风一般,蓬头垢面,以头撞墙,无复封疆大吏的风彩。

送到大理寺,三堂会审,不忠于皇帝、贪赃枉法种种罪名下来,以三犯官罪行严重,判了斩立决,送上菜市口上吃颈上餐刀!

除他们之外,还有多位朝廷高官被拿下,接受严惩。

先除东林党,后害朝廷命官,颜常武成功地完成了立威,看谁敢来试刀,想让家人流放东南亚!

让诸官员噤若寒蝉,反对他改革科举的大行动偃旗息鼓,乃至于颜常武宣布取消朝廷科道官员“风闻奏事”权利的重大举措,亦未有多大的反对声音!

封建社会里,科举永远都是件好事,能开科举,也表明朝政稳定,需要人才。

恩科定于明年的五月十五日,一般地,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定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而明年思科推到夏天,是因为考试范围将会不同,要给考生更多的准备时间。

除了该考的四书五经之外,这次恩科考试还增加了《自然科学》、《法学》、《经济学》三门范围,如果以一百分而论,三门学科各占十分!

新增的考试内容来源于东南府推广的知识面,与四书五经强行扭合在一起,显得有点不伦不类,但科举早就以四书五经作为考试范围了,一时间改变不得,只好再来添加其余学科。

当考生们看到这种“新朝新气象”真是哭笑不得,但不能计较太多,因为他们听闻恩科将会是最后一次传统意义的科举了,在京城会试考中者为进士,作为天子门生,而明年之后三年,南明所有的科举将变成“文官考试”!

类似于东南府的文官考试,考中者不再是天子门生,而是大明文官,且不能立即成为地方主官,而先要下基层,最少锻炼三年才能成为正式官员。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哪怕加考了三门新学科,中国人并无惧色,他们可是天底下最擅长考试的种族,适应力其好,各地考生投入了热火朝天的新学科的学习中。

改革要循序渐进,在有的方面,颜常武也不敢步子迈得太大,那会扯到蛋的。

自然喽,这样的科举考试受到了朝臣们的大力抨击,他们认为科举考试为国家选取人才,只有圣人之言才能成为考试的内容,现在那些什么《自然科学》、《法学》、《经济学》一拥而上,简直是彻底地否定了科举考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礼部尚书王铎坚决反对未来的新科举用人方式,须知科举考中进士,称为高中金榜,荣誉极高,乃天子门生,更被称为“老虎班”遇缺必补,补的是地方主官,非同小可!

要是没有了这些,岂不是严重削弱了科举的魅力!

不用颜常武发言驳他,自有孙承宗和姚明恭与王铎打对台,他们举东南府的例子,现在东南府的官员都自基层而上,熟识政务,不用师爷,不受胥吏欺骗,行政效率相当高!

马士英附和孙承宗和姚明恭,而高弘图保持缄默。

这马士英不当人子,跑到颜常武那边进谗言道:“王铎一再反对国公爷,一个内阁中有这样的人,不利于办事,不如……”

颜常武则笑道:“朝中留有反对的声音是件好事,让本国公的头脑不时清醒一下!”

马士英恭维道:“国公爷胸襟广阔,宰相的肚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