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节 熊文灿升官

那是那是,老丁同志忙着组织船队出海捕捞作业呢!

就是这样的地方官,他们管辖地方才最有力!

关键在于那些说赈灾、杀人的地方官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把税粮按时交足!

这种不添麻烦的官员得到欣赏,于是崇祯皇帝对熊文灿同志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正巧,朝廷中有杨嗣昌者为兵部尚书,扬扬洒洒,作“四正六隅十面网”之战略部署。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官军为“四正”,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责“六巡抚分防而协剿”,谓之“十面网”。

有了防御,就得有人负责进攻,杨尚书同样象崇祯皇帝点手指头,不同的是他连脚趾头也点上了,点来点去,矮仔里出高佬,就点中了熊文灿,举荐他率官兵进攻农民匪兵。

真是君臣所荐略同哪,崇祯皇帝大悦,准备升熊文灿的官,着他明白上奏剿匪事宜。

听说要对他大用,熊文灿的反应是大晕!

这些年来,他做粤督做得有酒有肉,有金有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滋润得很。

要他移驾?

这等重任还是给别人承担吧,咱老熊其实是病猫一头,力弱得很!

有心不想去,可是封建社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去,臣不得不去,想来想去,他干脆装傻,抓笔在手,给崇祯就写去了份奏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奇文之一:五难,四不可。

几天后,这道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飞抵京城。崇祯看完后差点没把胡子拔下几根来。这叫什么玩意:

“古之用兵者,无不择时而发。”你不发兵,可张献忠他发兵,咱都等着挨刀?

还有这个,“贼之所忧者,粮也。可将湖南等五省之粮,焚之。贼必败崩”。真天才也,贼人不一定饿死,可那五省的人必定饿死了!

老熊装傻,崇祯不傻,不多说废话,直接下旨,拜文灿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

去不去?不去,就夺职下狱!

去了,搞不定张献忠,一样夺职下狱!

于是升官的熊文灿象上刑场般地哭丧着脸走马上任!

公元1637年的年号为崇祯十年,东南府的官吏民众说他们的生活从来没有这么好过,英明的领袖、充实的物质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让每个人似乎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当年婆罗州地区得到的黄金达一百万个银元!

这还是大伙儿老实交代的,怕政府的人还隐藏了收获的黄金,不止百万银元。

其中有三十五万个银元的黄金是颜大少自家公司,他把所有的收益都花在了婆罗州的建设中,不仅没赚,还给多了三十五万个银元,弄得他自己又没钱了。

不断的投资让爪哇、婆罗州、马都拉岛、巴厘岛和香料群岛形势蒸蒸日上,没得说了。

大家都很高兴!

当然,有人高兴有人愁,例如粤督熊文灿,在为升官发愁。

背景为:

3月,张献忠率军自潜山出,连破太湖、蕲州今蕲春南、黄州今黄岗等地。二十五日,献忠率军与明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献忠以数万兵围明军数重。又遣将统军阻击史可法等援军。时天雨,农民军从四面进攻,短兵相接,斩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明军大败,损兵六千余。献忠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六合等地。

消息传出,明朝廷大震!

崇祯皇帝坐在皇位上左右盘点,那个愁啊,找谁去对付张献忠。

这个官员很笨,那个官员只会吹牛!

现在的崇祯不再是初哥,他秉政十年,也知道了许多东西,发现东林党尽会放空炮,论起政事个个慷慨激昂,一片赤胆忠心的样子,但真的需要他们去给朝廷弄钱去支出赈灾和军饷时,他们就一筹莫展,尽会说皇帝你要节约开支哦!

节约,节约个毛!

劳资的龙袍都打补丁了,还是周皇后动的手!

然后东林党又说:“哎,皇帝你吃得太多了,学学人家东南府颜老大,人家四菜一汤哦!”

四菜一汤是东南府接待标准,东南府一向用来吹嘘自己的节俭,世人皆知,现在东林党要皇帝向东南府看齐。

得,干吗不说说东南府行政老大陈衷纪吃不完就打包?前大明帝师现东南府留守孙承宗出去吃大排档呢?

东林党花天酒地,在秦淮河上花艇吃花酒,却美其名为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