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 万丹人的对策

可是他不能说话,要是他表现出他的英明远见,离死就不远了!

还是阿里·哈立德说道:“敌方势大,我们不宜硬拼,我提议,弃守万丹城!”

“我们就在陆上拖垮他们,只要他们敢上岸,我们必定让他们知道厉害!”这家伙又开始吹嘘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首席大臣礼萨·优素福决定一条路黑到底,决定弃守王都,同时派阿里·哈立德负责阻截

当晚王宫里灯火通明,大家都忙着打包,那些被东南府使节陈天啸看过的宫内的黄金饰物,纷纷被宫人们搜刮干净,他们把宫里值钱的东西一一打包,紧急动员起来,人力和牲畜、车辆纷纷被集结,城市的大路上一片喧哗。

待天一亮,长长的车队离开了万丹城,前往内陆,车队当中一辆荷兰人送的马车里,素丹阿齐兹·穆罕默德和礼萨·优素福坐在一起,礼萨·优素福在阿齐兹·穆罕默德的对面,干笑道:“素丹不必忧虑,我们只是暂时放弃王都,将来必定会打回来!”

阿齐兹·穆罕默德点头道:“诚如首相所言,我们一定能够打败华人!”

不过他的脸转过去看窗外时,露出的是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深深的忧虑!

……

在车队的背后,城里着火了,阿里·哈立德把很多地方都给点着了火,物资能够带走的就带走,不能够带走的则是焚毁,反正不会留给华人军队。

阿里·哈立德与一众军官站在海边堤坝上,看着远处渐渐放大的敌舰帆影,他下令道:“把所有的孩子、青壮年统统带走,留下老的给他们,再把所有的物资能够带走的带走,不能够带走的就焚毁,尤其是粮食,不要让他们得到一粒米!如果他们放粮给老人,就消耗他们的粮食,如果不给,则损坏他们的名声!”

如果东南军杀掉老人,则他们会激发万丹人的同仇敌忾,增加万丹人的士气。

“往内陆的沿途都是如此办理,所有的水井,能够藏起来的就藏起来,不能够藏起来的就用牲畜粪便污染了;我们在河流水源附近埋伏起来,伏击他们!”

这种战术不外乎就是坚壁清野,以此消耗敌人的后勤与士气,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反败为胜。

更有甚者,万丹人还绑架了该地数百名华人,一起带走,准备用来需要的时候,拿他们当肉盾,以此威胁东南军。

得,这些华人是自己作死,在东南府爪哇总督推进“慢一拍”的战争策略,与周边势力相安无事时,他其中一项措施肯定是“撤侨”,把各方势力的华人给弄回爪哇,但总有华人是自己聪明没奈何,说什么都不肯走,现在嘛,家财被没收,人也沦为挑夫脚夫苦力,为万丹人背东西,不肯干的话,人家拿刀威胁是想死想活,唯有屈服。

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

东南舰队逼近了港口,在舰队里夹杂了大量的运输舰,主力正是周全斌的陆军第一旅。

先是放炮,炮击港口和城市,然后运输舰直接靠港!

大量的步兵从运输舰上下来,在远处用荷兰人送的望远镜观察敌情的阿里·哈立德震恐了!

他看到的是与万丹华人截然不同的华人军队,他们高大、结实,个个穿着护甲,由于天热,很多人就光着上身,披着一件背心式护甲和戴着头盔,这是东南军军队条文要求:你可以不穿衣服,但要有护甲和头盔。

他们扛枪背刀,武装到牙齿!

身上长步枪、霰弹枪、手枪、大刀片、匕首、手榴弹样样俱全,有的强壮士兵的身上背了足足七八把火枪----两枪长枪、四把霰弹枪和两把手枪!

他们还推出了一门门的轮式大炮,沉重的车轮声隆隆,远远传来,阿里·哈立德的心往下沉。

他从望远镜中注意到一个细节,东南军戴着的头盔上扎有各种各样的东西用来给金属头盔遮阳降温,当中有一些,阿里·哈立德认得出来,赫然是丝绸!

丝绸在国外是值钱货,是富贵人家用品,但东南军士官以上拿上一块两块丝绸,真不是件事。

如果说东南军是支奢侈的军队,可能存在娇骄两气,万丹人有可能战而胜之,但是东南军动作干练,显得训练有素,看得出来这是一支强军!

阿里·哈立德后悔莫及,华人很好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