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这也促使我们大力发展经济,对外扩张,愿我中华子民开枝散叶,行遍全世界,这是给我、你和我们大家的压力!”颜常武以一代天娇的担待说道,斩钉截铁地道:“没压力就没动力,你不觉得我们有点懒散了吗,从伶仃岛一事就可见一斑。”
“好!我们坚决支持!”陈衷纪慨然道。
当这些有颜常武、颜杨氏、军机处共同签署的法案正式推出后,轰动一时,看到的人都惊呆了!
泉州府的王大少代其家族送上由明朝董其昌所写的书法大作一份,代表了世人对颜常武此举的看法。
董其昌,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董家汇人。生于嘉靖三十四年一月十九日,他现在还活着。
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
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以唐人颜真卿《多宝塔帖》为楷模,后来又改学魏、晋,临摹钟繇、王羲之的法帖。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董其昌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
山水画也渐渐入门,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画坛影响甚大。
董其昌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其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
泉州王氏重金求得董其昌亲笔写下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略)
《短歌行》最后一行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好一个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颜大少收到王大少送来此大作,假意道:“过誉了,过誉了!”
其妻杨莺儿聪慧,欣赏过巨巨大作后,冷笑道:“这首诗岂是常人可用,王大少这是将你讽刺为‘活曹操’啊!”
她来了句:“是儿欲使汝居炉火上耶!”(《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乃孙权劝曹操称帝,曹操的话改动过被夫人说出来)
颜常武并不着恼,反倒沾沾自喜地道:“至少我有让我被置炉火上的能耐啊,哈哈哈!”
世事从来都是有得有失,这边金银玉雪,风光无限,那边挨海匪骚扰珠江口,攻陷“广东远海舰队”基地外伶仃岛,抢走一万银元的广东远海舰队长官程玉丢官弃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军队甚至拿他为例,进行“整风行动”,以让军队去除“骄娇两气”,提升战备水平。
其实,到来进犯的海匪是李魁奇的侄子李神通(这家伙用了唐朝王叔的名字),也只得区区两条巡航舰(都是38门炮的那种),但程玉大意了,没想到对方居然有巡航舰,哨兵懵懂,以为是自家的,结果被李神通所趁,搞得灰头土脸的。
他以他的官职作出交代,但他倒也不怎么担心,以他的能力和对颜大少的忠心,起复是不久的事情,先去休息一下呗。
东南府派出了副提督陈德为首的剿匪大队,出动战舰达三十艘,既当训练,又是剿匪,可想而知,总兵力只有六条巡航舰的李魁奇日子将不会好过。
他只能四处游击,不敢硬战,被陈德苦苦追击。
……
好战成性的颜大少难得不出动,他正在高雄大排宴席,广迎四方贺客。
他的正妻杨莺儿,有够争气,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母婴健康!
嫡子降生,又是一炮双响,吉利得不得了,整个东南府都陷入了一片狂喜中。
以首席执行官陈衷纪为首,有头有脸的高官们纷纷上表章庆贺,东南府各界头面人物,父老乡亲也是贺信不断。
消息传遍海内外,大陆官商阶层、各妈祖神庙代表、倭国、朝鲜、安南诸地代表,还有红毛番人纷至沓来,督军府都不够地方接待,礼物接到手软,堆满几个大库房!
这些年以来,东南府名声渐显,大家越来越了解他,越是震惊他的成就。
私底下认为,他有王霸之气,是天授神子!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的,保不准东南府的颜大少将会伟业可成。
这是“奇货可居”哪,中国人从来都不乏那种“烧冷灶”自认为有目光的人,况且,这个冷灶不冷,眼下颜大少控制了东南沿海的贸易,权势炙手可热,因此借着他添丁之际,客似云来。
高雄各处宾馆爆满,富商大贾、各界代表一簇簇来,人来人往,多到数都数不清,督军府门槛都给踏破了。
准备庆贺颜家添丁,儿子百日宴。
颜杨氏诞子为1633年(公历)的七月十六(农历),百日宴将于十月二十六日(农历)进行,为了这桩大喜事,东南府早早派出采买人员到大陆及海外各处采购山珍海味,以飨天下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