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生命与元力

宇宙霸业 牛家一郎 3230 字 7个月前

脑海之中,一个接一个疑问不断的涌现出来,很多时候就是如此,越想越不明白,知道的越多反而越觉得自己无知。

“你果然在这里,在想什么呢?”

丁玉大学的室友杨万松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很自然的也是躺在了草坪上面。

“我在想生命进化的终点到底是哪里?”

丁玉笑了笑回答,这杨万松和丁玉一样,也是选择了生物科技技术,所以两人也是经常一起上课,再加上又是室友,关系也是最好的。

“我想大概是神吧。”

杨万松想了想说道。

“神?这样说似乎好像也是对的,强大的元力武士所拥有的能力确实是和神没有太大的区别,肉身横渡虚空、翻山倒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丁玉听完点点头。

“不说这个了,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你也知道,我另外一门选修的是宇宙飞行器制造,最近我有一个想法,想要把生物科技和宇宙飞船的制造相结合起来,想要成立一个科研小组,第一个邀请的人就是你,你同样是生物科学研究的人,同时又学习了宇宙天文学,绝对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杨万松笑了笑,将自己找丁玉的目的说了出来,他另外一门选择的课程是宇宙飞行器制造,这门学科看起来好像不如生物学、宇宙天文学、物理学、时空学等等高大上,但其实也是现在最热门的一门学科。

因为宇宙飞行器制造这门学科在帝国是非常吃香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帝国内大大小小的宇宙飞行器制造企业对于这些人才可都是恨不得刚刚入学的时候就预定走,帝国在整个次旋臂扩张,再加上对整个主旋臂军火贸易的兴起、帝国军队自身的扩张等等。

现在帝国的各大宇宙飞船、宇宙战舰制造企业都是开足了马力,不断的扩张,可是这宇宙飞船、宇宙战舰的制造可是一个技术活,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自然对于宇宙飞行器制造专门毕业的人是求之若渴。

大儿子丁玉被帝国理工大学录取,丁海城也是开始为儿子的入学做准备,帝国理工大学虽然早已经迁出了帝国中央星系半人马座星系,独自占据了一颗星系和生命星球作为帝国理工大学的教学星,但是紫月星离帝国理工大学所在的青草园星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隔着差不多有2000光年。

即便是最近的路线,乘坐宇宙飞船从紫月星前往青草园星系都要经过几十个星系进行中转,想要赶在开学前抵达青草园星系就必须乘坐现在最先进的曲速引擎宇宙飞船才行。

第二天,丁海城就带着丁玉从紫月星这里出发了,时间上比较紧急,所以不能耽搁太久,如果要是离得近一些,丁海城甚至准备带上一家老小全部前往青草园星系去看一看。

丁海城和丁玉先是乘坐自己家的宇宙飞船来到紫月星的太空港口,接着乘坐紫月星通往月桂星系,月桂星系是周围一些星系的中心点,只有这里才有曲速引擎宇宙飞船前往青草园星系。

通过曲速引擎宇宙飞船,丁海城和丁玉抵达了距离青草园星系仅仅只有13光年的红渊星系,接着又从红渊星系这里乘坐普通的宇宙飞船通过时空洋流最终抵达了青草园星系,单单在路途上赶路,两个人就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说几乎是没有任何的休息。

“啧啧,母校还是当年一模一样啊,真是让人怀念啊。”

青草园星系青草园星,整颗星球都是属于帝国理工大学,当然一所大学肯定是用不了一颗星球来办学的,帝国理工作为帝国最有名的四大学府之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如此简单,更是一座庞大的科研机构。

单单是隶属于帝国理工大学的科学实验室就不知道有多少个,再加上帝国资助与合作的实验室、帝国科学院资助和合作的实验室等等,可以说整个理工大学与其说是大学,倒不如说是一个庞大的科研机构更合适。

事实上,帝国的大学早就已经不是地球时代上的大学教学模式,因为帝国元力修行的普及,帝国公民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厉害,特别是年轻一辈,更是人才辈出,所以帝国的教育也是一直在进行改革。

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基本上就已经将目前帝国所掌握的众多科技知识给教的差不多了,在帝国能够高中毕业的人,别的什么不说,单单是知识的储备量就已经相当的恐怖了。

所以到了大学阶段,基本上已经都教无可教,没有什么东西好教的,剩下的就是让这些年轻人自己在科学的道路进行探索,在专业的领域内不断的拓展和延伸,最终能够在大学阶段毕业的人,都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内成为佼佼者。

作为帝国的四大学府之一,帝国理工大学那更是一向如此,对于死记硬背的学生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更喜欢的则是那些敢于去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去尝试,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从入大学开始,很多杰出的人都有成立自己的实验室,或者给著名的科学家当助手等等,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参与进很多的科研项目之中。

丁海城带着自己的儿子丁玉漫步在校园之中,脑海中回忆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在这里读书时的场景,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感慨。

……

丁玉的大学生活很快就开始了,帝国理工大学对于自己的学生没有任何的管束,唯一的一点就是如果想要毕业的话,那就必须拿出一项拿得出的科研成果出来,帝国的教学从一开始就不分文理科,大学之中也没有明确进行文理科的专业划分,对于帝国理工大学这样的一所以培养科学家闻名的学府而言,这一条规定似乎并不算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