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抽调了15艘驱逐舰,帮陆军运输兵力,撤回伤员了。可还是不够,他们需要更多的船只。”山本的副官开口汇报道。
“也幸亏我们从德国人那边买来了大量的驱逐舰,不然我们连这些船都没有地方抽调!该死!”山本五十六看着海面继续抱怨道。
这些老旧的驱逐舰原本没有什么作用,它们和日本海军对驱逐舰的要求差距很大。
日本海军自身使用的驱逐舰,都是作为雷击舰用的,作为多功能驱逐舰设计的船太少。
那些火力不强,防空一般,反潜普通的过时驱逐舰,却在运输上有着不小的优势。
反正损失了不心疼,速度也很快,不会被人轻易抓住——比起运输船好了不少,还比日本自己用的驱逐舰能多装不少物资……
结果就是,从德国辛辛苦苦买回来的,德国希望日本用来反潜的这些老式驱逐舰,全部都成了负责运输的“东京特快”。
“那些驱逐舰用来运输确实不错,有效的增加了一些物质运输数量……可山下奉文要的太多,不是我们运力不足,而是东西的储备总数满足不了他的要求。”副官解释了一下物资运输数量不足的原因。
其实日军的船只是充足的,只是在马来亚囤积的物资,经不起如此程度的消耗了。
日本方面还要在马来亚构筑防线,那边的兵力也在增加,所以实在是抽调不出多少物资,供给新几内亚作战了。
“新几内亚争夺战,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看来我们都只能听天由命了……”看着平静的海面,山本五十六又开口说了一句。
他现在重复着嘀咕着这场即将要爆发的海战,可见这位日本元帅现在心中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赢下这场战争了。
不知道他内心中,会不会对自己成名的偷袭珍珠港一战有些小小的悔恨,如果不是他在那场战役中的春风得意,现在日本帝国也不会如此狼狈不堪了。
在中国作战的时候,日本军队是很少为粮食操心的,他们只需要关心弹药,保证部队的推进就可以了。
如果作战的过程中没有了粮食怎么办呢?在中国日军只要原地抢就可以了,反正就是见到什么抢什么,总会弄到吃的补给。
大不了就把没有了粮食的村子屠戮干净,既防止游击队活动,又不用担心随后的安抚消耗,一举多得干净利落。
至于说残忍不残忍,那就不是日本高层关心的问题了。他们要的只是土地,又不是劣等的支那人……
但是这一习惯,也让日本吃了不少亏。日军进攻缅甸的时候,就因为后勤补给的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在新几内亚,这种完全依赖后方的补给模式,也让日军作战起来畏首畏尾,无法发挥出全力。
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面对孱弱的中国的时候,日本养成的坏毛病,或多或少的给日本随后的战略发展,带来了致命的问题。
比如说在中国战区和东南亚战区内得到的日本战车性能不错可以与主流国家一战的错误判断,就让日本在坦克技术研制与储备上,落后了太多太多。
而在中国战场上得出的后勤补给可以“瘸腿”的这个经验,也让日本高层加深了他们之前“后勤兵不能算兵”这个偏见。
结果,就在新几内亚,美军一天运输上岸的物资,是日军的百倍之后,日本陆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发现这场仗没法继续打下去了。
他一直在动用岛屿上的弹药储备作战,眼看着弹药储备越打越少,他拟定的各种计划瞬间成了一纸空文。
再按照原来的作战方案打两天,他手里的大口径火炮就会因为缺乏炮弹成为废铁。
为数不多的战车部队,现在也因为缺乏零件修理,油料补给告罄,无法继续作为反击的突击力量使用。
完全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山下奉文,手里就只有轻步兵能够继续战斗,新几内亚岛屿上的日军,现在基本上就是在固守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