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5拆台

帝国霸主 龙灵骑士 2226 字 9个月前

东南亚地区,日本陆军虽然胜利连连,却因为地形与天气受限,几十万大军迟迟无法进攻缅甸和印度。

太平洋夺岛之战更是惨烈无比,十万大和男儿血染疆场,换来的不过是一个有机会胜利的开局罢了。

而在远东对苏联的觊觎,日本甚至连发动战争的勇气都没有,只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建一个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对比一下德国,就可以发现日本与德国两者战局布置上的优劣了:

德国兵力基本分布,监视英国与法国的留守部队,大约100万人左右;中东地区部署了40万,其余大部分都在苏德前线。

日本在伪满洲国防备苏联的部队就多达60万人,这还是在德军节节胜利,日本压力减轻的前提下。

华北上海南京等地区维稳部队超过20万人,与中国交战前线兵力常年也要保持100万以上。

并非是中国军队多么强大,而是因为中国太幅员辽阔了。把这些部队投入进去之后,就发现根本没有富裕可以抽调出来了。

上百万人的作战方向上,不留个十万八万的预备队,谁心里也没底。所以这一留,就留了上百万在中国境内。

朝鲜与台湾的维稳也需要十万左右的部队,这就有差不多200万甚至更多的作战部队无法派驻前线了。

东南亚菲律宾等地区,日军投入了接近100万人,现在分散在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等地区,基本上也算是动弹不得的状态了。

除掉那些不能动弹的被牵制部队,太平洋战场这个主战场日本能动用的兵力,其实上限满打满算也就只有200万左右,这些部队需要面对的,是美国1000万级别的动员力量。

结果更悲剧的是,东条英机发现,就这可怜兮兮的最多只能有200万的军队,在作战的时候,还要分成海军与陆军互相拆台……

日本海军与日本陆军之间的矛盾,最早要从萨摩藩与长州藩之间的合作与对立关系说起。

至于为什么发展到后来甚至闹到杀首相掀桌子,详细剖析起来差不多能写一整篇学术报告。

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东条英机这位刚刚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目前是没有实力摆平两个军种之间的争斗的。

他可没有伊藤博文那两下子,也没有山县有朋那样的手腕,他在位的时间里,除了和稀泥之外,最有创意的就是发动对外战争了。

日本海军在战争爆发之前,也一直都是作为决战力量发展的,所以强调的是“发扬火力”,对反潜这种细枝末节,也就不那么重视了。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炮战很强,鱼雷很强,海军航空兵很强,联合舰队也很强!

但是日本海军毕竟不如老牌海上强国英国有经验,不注重反潜护航,走的依旧是德国潜艇破交战那种“管杀不管埋”的野路子。

准确的说,就是日本海军依旧是一支针对美国海军的“破坏型海军”,而不是类似英国和美国海军那样的“战守平衡型海军”。

论起攻击能力来,日本海军很强,可是打下的海域控制与管理,日本海军就只能放羊了。

正是因为这样,美国潜艇才能在日本控制海域来去自如。比起大西洋潜艇战来,攻击日本船队的风险要小太多太多了。

说回到海陆矛盾,其实到1941年的7月为止,东条英机这位首相,在日本的人气还是非常高的。

因为一方面在他的带领下,日军横扫东南亚,确实是凯歌高奏;另一方面在太平洋上打败了美国海军,同样让他深得人心。

一连串的扩张,让日本海陆矛盾更加激化起来。海军不愿意帮陆军在南亚作战,陆军不愿意帮海军在太平洋上巩固战果。

两边都不愿意为对方锦上添花,并且都准备在对方得意洋洋的时候,从背后捅一刀子,以解心头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