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这一次,炮弹落在了莫斯科河的河水之中,激起了巨大的水柱。距离那座大桥不算远了,可以说着弹点算得上紧挨着那座大桥了。
“太棒了!”兴奋的抓起了自己的通话器,这名观测员笑着对无线电那边大喊:“鼹鼠!鼹鼠!”
他重复了两次鼹鼠,就说明炮弹的落点非常逼近目标了,也等于说是给炮兵阵地下达了一个命令,让他们开火射击的命令。
很快,炮弹呼啸着从他所在的地方头顶上飞过,然后落在了不远处的莫斯科河两岸。
一些炮弹在河水之中爆炸,一些则在两岸上爆炸。眼前的这座铁路桥,依旧屹立在炮火之中,固执的不愿意被命中。
炮击的第一轮很快停歇了下来,除了一枚炮弹落在了桥头堡上,炸毁了这个桥头堡,并且报销了里面不少苏军之外,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战果——这座铁路桥依旧还横在莫斯科河上。
“轰!”没用观测员继续说什么,第二轮的炮击就开始了,这一次依旧是地动山摇,苏军的阵地已经淹没在了一片炮火之中。
对岸的苏军似乎想要还击,可根本找不到任何的目标,只能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中挣扎。
第二轮的炮击很快结束,那座作为目标的铁路桥,依旧还屹立在那里,倔强的让人感动。
可惜,德军的目的就是要切断这座铁路桥,所以即便这座桥很倔强,可它也只能接受德军第三轮炮火的残酷考验。
在弥漫着爆炸燃烧气味的浓烟中,一枚炮弹准确的落在了这座铁路桥的桥面上,直接炸断了这座大桥。
爆炸声中,大桥的桥墩战栗着开始坍塌,桥面上的铁轨扭曲崩坏,然后德军的炮火停歇了下来,只留下两岸的苏军,无奈的看着断裂的大桥发呆。
“第一炮坐标,横向偏x点左!距离偏z点近!未击中!”从炮队镜的目镜上挪开了自己的目光,德军的一名炮兵观察员对着无线电喊道。
他的作战任务,就是将德军的远程大炮打出来的炮弹,引导到目标上。
干这个工作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技术活,稍有不慎就会给自己或者给炮兵部队带来麻烦或者问题。
首先一点,就是对地图坐标参数有非常敏感和直观的理解认识——不要小看这一点,在上学率普遍不高的二战时代,这个要求已经算是不低了。
只有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才有资格担任炮兵的校对员,提供炮火校对参数。
另外,仅仅有地图坐标参数的直观认识还不够,因为这个工作还有其他方面的要求。
比如说,无线电操作与维修,就是一个很考验人的技术活。这个时代的一切电子产品其实都不算太稳定,都需要使用者有一定的维修能力。
德军一直固执的使用五人坦克车组,也是处于这方面的考虑。无线电员不能够轻易精简,毕竟多这么一个人,在修理坦克的时候也是一份劳动力。
千万不要小看坦克五人车组的战场维修能力,德军的五人车组能够应付坦克故障中的一半以上的简单问题,让坦克部队可以以一个较高的出勤率参加战斗。
如果少这么一个人,别说清理炮膛这种累人的工作了,安装履带少个力工,绝对是一件让人纠结的郁闷事。
说回到火炮观察员这个职务,实际上他除了会维修无线电之外,还要有组装炮队镜的能力。
加上选择一个位置靠前,可以安心观察火炮落点,并且不被对方狙击手骚扰的地方,也是一门技术活,所以说火炮观察员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在用无线电联络的时候,火炮的观察员还需要使用“特殊语言”来指挥火炮的调度还有作战。
这工作可不像是坦克内部的无线电通信,有着极强的时效性,紧急的时候甚至可以不用密码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