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眼看见了大桥断裂,也看见了德军轰炸激起的几十层楼高的巨大水柱。
他还亲眼见证了,落在莫斯科河两岸的航空炸弹,把这里炸得千疮百孔的过程。
“德军投下了上百枚炸弹,我们这里的防御压力太大,请求支援……”这名指挥官有些慌乱的抓着电话,开口请求更多的支援。
如果不是他的指挥部修的足够坚固,他现在都想向后转移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敢直面生死,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这个勇气。
刚刚的轰炸,因为保卫桥梁的高射炮比较集中,被炸毁了好几门,他希望可以得到补充,以免出现更大的问题。
毕竟,这些高射炮在平时里,还兼顾着支援对岸士兵作战,未来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进行反坦克作战呢。
现在被炸毁了好几门,等用的时候发现不充足了,再请求支援可能就来不及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要可能后方还有能力抽调一些装备送过来充数,明天再要,也许就没有办法再抽调更多的武器装备了。
果然,听到了他的话之后,电话那边的上司开始支支吾吾起来,最后给他的解释是:现在没有多余的武器装备补充一线部队了。
实际上苏军的武器装备确实已经不太够用了,德军对莫斯科的轰炸削弱了苏军的高射炮部队,同时也炸毁了一些囤积在城市中的武器装备。
比如说坦克,在莫斯科城内能隐藏的地方其实并不多,被轰炸炸毁的数量并不算少。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攻击之后,苏军现在手里只有步枪的弹药还算充足,其余的资源都很短缺。
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苏军一线战斗部队的反坦克武器尚且无法完全保证足量供应,更不用说是非前线的高射炮部队讨要武器装备了。
总之,上面的人给的结论很简单:没有!什么都没有!你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守住自己的阵地了。
这一次德军使用的轰炸炸弹,是最常规的触碰引信炸弹,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莫斯科河河弯附近的7座各种不同的桥梁。
所以,当这些触碰引信的炸弹落在地面上的时候,立刻就迸发出了炙热的火焰。
爆炸一下子笼罩了周围的所有景象,冲击波撕扯着遇到的一切,甚至推倒一些本来就不牢靠的城墙。
重磅炸弹的威力,只有直接面对过,才会真正的了解。这可不是那种爆炸之后烟火绚烂,却连旁边的英雄都炸不死的电影特效,而是实实在在杀人的利刃。
一枚炸弹从脱离了飞机的束缚之后,就沿着抛物线轨迹撞向地面,它一点点靠近地面,地面上的一切也越来越清晰。
随着高度不断下降,它终于撞在了街道上,一大半的弹体都插在地上。
紧接着,只是一刹那的时间,爆炸就撑破了钢铁制造的弹体,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不远的地方,一门正在向天空中不停开火的苏联高射炮阵地上,苏联的士兵们正在拼命的向自己的高射炮旁边搬运弹药。
天上的德国飞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他们都有些绝望的地步。可是作为士兵,他们只能听从命令,用自己手中的武器不断的开火,攻击眼前的敌人。
炸弹爆炸的冲击波先于爆炸的声响扩散过来,直接击碎了高射炮周围围绕的沙袋,将这些东西撕扯的七零八落。
然后,冲击波丝毫没有减弱的继续着自己的征途,将遇到的人也切成碎块向后推去。
一个接着一个的苏联士兵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死去——其实这个形容词也不太正确,因为炮弹爆炸的声音总会跟上冲击波的扩散速度,然后这些人的死就变得轰轰烈烈了。
还没来得及看清究竟是什么把自己杀死的,这些士兵其实就已经死了,从这方面来讲,也许这也算是一种仁慈。
而在隔壁的阵地上,苏军高射炮兵就有很多时间去准备规避这可怕的冲击波了。
这些距离较远的苏军士兵趴在地上,尽可能的压低自己的身体,以此来躲避从头顶上略过的冲击波形成的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