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屁颠屁颠地回答:“不需要签约!能写就行!”词喵还鼓励我,“写得好也有签约的可能!”
我当时真的把这句话当成安慰,因为在我概念里我这种除了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以外没有正式写过任何一篇文学作品的家伙,怎么都谈不上“写得好”这个评价的。
那时候我依旧没有把写这本书很当回事,我的概念就是:“从小苏的角度去参与黑炭的故事,有代入感,爽!”“把自己想的故事创意写完!”“把群里大家群策群力的创意写完!”
写了几章,依旧没有大纲,只有一个故事简介,没有写作计划,仅仅对“灰球”这个角色做了简单的性格人设。也没有计划要写多少字,虽然不准备太监,不过只想着把该写的都写了,灵感写完了就结束。
接下来的事也许有些书友已经知道了,周五突然收到了签约短信。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一大堆瓜子砸到了“灰球”身上。最流行的说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惊喜当然是惊喜的,不管是因为词喵或者他的责编的推荐,或者是起点看好这个题材,(没敢想是因为自己写得好,我知道自己的文采真的不好!),毕竟通知签约就是一种认可。
我当时在群里说了几次“让我冷静一下”,而我确实在那里努力冷静了一下。
冷静下来,我随之领悟到,伴随签约的就是责任和压力:协议要求保底字数60万以上,每个月至少更新6万。也就是说至少十个月里我都需要花时间去写这本书。而且在保底字数到达前不能太监,那就是说我要有60万字的题材。而当时我就写了1万字。
而更大的压力来自知道消息帮我去推广的群友以及一直帮我投推荐票的读者。每次作家助手叮咚一下,心里就会颤一颤。
于是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状态:要写好,要对得起《回猫》和词喵,要爆更,要对得起读者的推荐票。于是我开始了无法进入码字状态和各种细节纠缠。
我已经两个晚上几乎没睡好,尽管想着词喵说的“别熬夜,影响智商”,尽管因为不能进入码字状态而勉强自己躺在床上,但还是睡不着,脑子里都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