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5章 忧心重重

在调查完毕之后,安童发现可用之粮大概在百余万石,看似不少,但这只是原粮,加工和运输的损耗就要有两成。而京中官员和军队、百姓就有百万之众,若是勤王军陆续赶到也要有二、三十万人,这些粮食即便精打细算至多只能维持半年。

但实际情况肯定会更糟,一旦战事逼近京师,周边州县的官员和难民会大量涌入京城,消耗掉大量的粮食。而安童也清楚京中的权贵中府中肯定尚有存粮,但是想从他们手中要粮不比从南军手中抢粮容易。另外囤积大量粮食的就是粮商,但这些人同样不会轻易将手中的粮食放手,他们还要借机坐等粮价飞涨发财。

待安童将调查的实情禀告给大汗后,铁穆耳大为震怒,从上到下杀了上百大小官员,抄没了家产。但这于事无补,难以改变缺粮的现状。反倒如此一来闹得人心惶惶,都知道京中缺粮,引发了抢购粮食的风潮,使得朝廷不得不出兵弹压,并实施管制,却又推高了粮价。

但是价格飞涨的何止是粮价!

为防止南朝探子渗透,京城实施了戒严,商队不得随便出入,城外百姓不能入城,城内百姓不得出城,导致生活物资短缺,价格上涨。过去一担柴合铜钱不过百文,而今涨到一贯都买不到。寒冷的天气更是助长了柴炭的短缺,已经有百姓偷伐树木,拆解家具烧火取暖。

安童今天出门就见家仆抬走几具冻死于府前的流民,一路行来更是见到大都的衙役们将收敛的饿殍成车的拉出内城,而过去内城中这是很少见的现象,可见城中的粮荒已经出现。而朝中有些官员对此却不以为然,说什么粮食涨价,自然就会节省下粮食,无需赈济等等狗屁话!

他知道随着各路勤王军的到来,粮食紧张已经成为定居,一旦城中粮荒大范围爆发,又赈济不利,必然导致民心动荡,在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情况下,饥民暴动,城池如何守得住,恐怕会主动开城献降迎南军入城。

所以安童心中竟然生出一种怪念头,希望南军早些到达城下,在数月内展开决战,或是逼退宋军,这样就可以尽快结束战争,避免京中粮荒的发生。可昨日他收到前线军报,宋军突然停止进攻,止步于真定与河间,双方进入对峙状态,不知宋军下一步如何动作。

他获知消息后心中一紧,宋军停止进攻也许是不耐严寒,或是粮祙供应困难,要等待春天回暖后,河流解冻,运河可以通行后再度展开攻势。这对于本朝而言,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调集兵力,加固城防。但也意味着战争的延长,使得粮食供应更为紧张,等待他们的也许就是不战自败。

“平章,宫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