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5章 冒冷汗

()故事虽然可笑,但赵也知道这也是当皇帝的无奈,尤其是对一个文化素养不高的皇帝,要知道大家能从一级级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就表明学识和写作水平之间的差距已经很小了,这个的确让人恨为难,要从几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寻出读书人的水平高低,也真是为难了,不用些小手段又能怎么办?

赵匡胤之所以用交卷速度来评判贡士们的水平高低,其中也是有些道理的,交卷快至少说明此人才思敏捷,反应快,脑瓜子灵活,以后在朝廷和地方为官,办事能力不会差到哪里去。但这也留下了空子给人可钻,所以在接连三届“每以先进卷子者赐第一人及第”后,大家就找到了投机取巧的方法,那就是如小李飞刀一般唯快不破。

于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看交卷速度,那作文就必须写得快,大家都在比快,于是民间纷纷风行快速作文,有没有快速作文培训不得而知,但确实有快速作文大比赛。而赵匡胤偶尔也举办快速诗文竞赛,优胜者也可以被朝廷选拔,例如有一个项目就叫“一日作诗百篇”。有个叫赵昌国的信心满满地应试,结果从早写到晚,也就写了二三十篇,而且质量实在马马虎虎,宋太祖居然也勉强录取了他。

不过唯快不破也有失手的时候,到了太宗朝就出事了。士子李庶几,一直以写作快闻名于民间,他以为这样就为自己考试安上了保险,没想到有一年皇帝换了,胃口自然也就变了。且说李庶几在考场上第一个交了考卷,不曾想太宗觉得这位其太轻浮,一顿呵斥赶了出去,倒是那位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迟迟交卷的孙何同学中了状元。

这种突变是咋回事呢?原来是有位叫陈靖的大臣打了小报告,说这李庶几在炊饼店举办快速作文比赛,弄得大家以快为美,忽视了作文的文采和理论水准,日久必导致水平下降。而这陈靖又是孙何的好友。于是,李庶几倒霉,本来可能是状元的他,连进士都没中。一直过了很多年,等朝廷把这事忘得差不多了,李庶几才中了进士。

赵想起后世这种事情也不少,后来的明朝还一度以颜值来决定谁是状元,清朝乾隆有一次则看谁的字写得好,而慈禧则以名字是否合胃口来取状元。这看似萌哒哒的事情,其中又有多少士子的心酸,自己不仅要有学问,还要看皇帝的爱好。而遇到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又要拼人品和运气,简直是斯文扫地,将脸踩在地上,又搓了一番。

而让大宋士子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今皇帝在与后妃的调笑中学习了科举制度,且看透了其中的本质,也就是钦点状元其实对于大多数皇帝来说就是场游戏,哪里又有什么规则。即便有规则又能怎样,依然可以被打破和修改,却非是一成不变的。不仅考试的内容、时间、乃至体系都可以进行变动。至于怎么改,那也是要看皇帝的心情和想要做什么了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颠覆了赵多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可以说是那些历史白痴的影视剧导演和无良编剧所害,他刚刚弄明白大宋是没有秀才的。秀才一说是来援于唐朝科举中的‘秀才科’,那是比进士科还厉害的科目。

而后的明清科举有县府院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共四个大级别,有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共五个级别的读书人。其中,童生虽然不是正式的功名,但是也要县府两试通过才能取得这一身份,在社会上也可以自称“学生”、见官不跪了。不过秀才的地位也远不如唐代,是没有办法入仕的,只是取得了考试资格,若是落榜也只能当个刀笔吏或是塾师而已。

另外宋代也有童生和童子试一说,却是迥然不同。宋代童子试非“常选”,更像是挑选‘神童’,每当各地发现有聪慧的神童,即时向朝廷推荐,朝廷委托相关部门考试。宋代殿试已成常设制度,因此,童子试最后往往也有皇帝亲试一项,除了面见神童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鼓励士人向学之风。

因此童子试的兴衰及各地向朝廷推荐神童的数量和频率,实际上视在位皇帝的兴趣而定。皇帝或以神童试标举当代儒学成风、天下大治,或以此引导当代政治和文化建设,各地推荐神童的数量就明显增多,频率明显加快,但是这只能算是‘特招’,始终无法进入常选之列,以后世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宋朝的科举只有州府主持的解试、礼部主持的省试及殿试三个级别,但是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去参加宋代科举的第一级考试解试。不过解试却是有保鲜期的,也就是说举人这种功名是一次性的,如果省试没有考中,下科还得从解试考起,而正常情况下保有期为一届三年。不像后世只要过了就可以当一辈子举人老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