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不得已

但事实上,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非他所讲的“久欲闲退”。而是一到关键时刻,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对权力狠抓不放。所以有人认为他是贪恋权势,却又苦于国事忧勤,所以愿意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享受皇帝的尊荣,却又可以免于国事的困扰。

赵却的其中大有蹊跷。历代皇帝传位往往都会选择一个对自己感恩戴德之人作为接班人。宋高宗生平只有一子,名叫赵,但他的儿子在三岁时受到惊吓就死了。此后,宋高宗一直没有再生子,而朝野上下主张确立“根本”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人所共知,赵构属于宋太宗一支,亲生儿子赵夭折后,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他应该将皇位传给宋太宗的其他裔孙,毕竟符合条件的大有人在。然而宋高宗却经过再三斟酌,在绍兴二年宋高宗以宋太祖的裔孙赵为养子,并当作内定的储君来培养,最终选择了宋太祖的裔孙为接班人。

赵构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打破了延续百年的传位常规,虽然实现了太宗赵光义还位于太祖一系的‘承诺’,顺应了多数士大夫的愿望,为自己赢得了归还太祖裔孙帝位的美名。但他也深知势必会遭到宗室的反对,甚至会在交接时产生变故。

所以,宋高宗只有生前禅位,再以太上皇帝的身份压阵,才能确保传位计划的顺利执行,才能可以阻止宋太宗裔孙登上皇位,确保南宋政治稳定。另外到了绍兴三十二年,赵已经在皇宫生活了三十年,如果等到临终时再传位,其很可能年过半百甚至年过花甲,这样不仅不会对宋高宗有感激之情,反而会产生怨恨,高宗盛年禅位也有施恩之意。

事实证明,宋高宗以太上皇帝身份作为赵的后台震慑朝政,赵以非嫡长子的身份即位,朝野上下风平浪静,没有一人敢有半点异议,这在宋朝历代皇帝传位中是极其罕见的。而赵死后谥号孝宗也不是白来,他对赵构晚年生活照顾有加,几乎是有求必应,五日一朝从未间断。

不过赵也清楚赵构选择盛年禅位也是有私心的。想想自己辛苦几十年,终于稳住了防线,也该轻松一下,过过逍遥快活的日子,其实也是人之常情。另外还可以掩盖生母在金国嫁夫生子的宫廷丑闻,然后作为太上皇帝在幕后仍可继续维护对金妥协投降路线,维护自己死后的声誉。

再有赵构还有个难以启齿的事情,也就是当时宋金议和失败和全国抗金形势有关。当年其为了促成议和,为了偏安一隅,曾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抗金英雄岳飞,致使亲者痛,仇者快,也造成了日后南宋对金战争的被动局面,金兵对南宋的军事进攻依旧。。

赵构想到岳飞生前所说的“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想到岳飞的先见之明,想到金人出尔反尔,贪得无厌,撕毁和约,频繁剽掠,一心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脸上是有些挂不住的。应该说他在位时可能早已有心为岳飞平反,但又放不下皇帝说一不二的架子,索性及早禅位,让急需人气、急需威望、急需朝野支持的赵当这个好人吧!

而事实上,赵即位后同年年底便为岳飞昭雪,要知道这种涉及宋高宗声誉的政治敏感事件,如果不是得到了宋高宗默许,一向以孝著称的赵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造次的,所以赵在诏书中一再强调是“太上皇帝念之不忘”,自己不过是“仰承圣意”而已……

赵站起身看看眼前的众臣,又望望这些宫宇和楼阁,这里的一切不仅曾见证了赵构退隐后的奢华生活和纵欲的欢笑。同时也见证了大宋政坛上的风雨,宫廷内的斗争及天下的风云变幻。而当下自己继承了这座宫殿,也继承了比之当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面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自己如何做,又做的如何,自有后人评判,却不在于这座宫殿中曾发生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