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封侯

大汉首辅 北徙君 1449 字 9个月前

这样算起来,卫青的封户已经达到了一万六千三百户,中大夫写在诏书上的墨迹未干,刘彻又说道:“还不够,但也不好一次封赏太多。”

刘彻目光在宣室内巡视一周,正好看到卫伉和刘据站在一起,他眼睛一亮,开口问道:“卫伉,你想要封侯吗?”

卫伉不明所以,不过小男孩总归是争强好勇的,他马上挺起小胸脯回答道:“臣愿学霍表哥上沙场杀敌立功封侯。”

“有志气。”刘彻随口表扬道,“不过你还小,先跟据儿一起把剑术骑术都先练着,你跟我来看看这舆地图。”

卫伉一脸莫名地跟过去,看着地图,刘彻在上面用手指画了个圈:“你觉得宣春这地方怎么样,可喜欢?”

张贺在一旁心里一动,想到来了来了,卫青三子封侯的历史事件要出现了。

卫伉年龄小队地名根本毫无概念,只是本能地觉得宜春这个名字好听,就点了点头。

刘彻拍掌道:“喜欢就好,宜春这个地方已经就是你的食邑了。”

旁边的太史令司马谈正在秉笔记录,突然笔尖一抖,起身向刘彻劝阻道:“高祖曾立白马之盟,非刘姓不王,无功不封侯,望陛下三思。”

“怎么能说没功呢?”刘彻笑道,“太史令迂腐了,正是其父卫青的军功,朕心意已决,封青子伉为宜春侯,子不疑为阴安侯,子登为发干侯,各食邑千三百户,以表彰卫青北伐匈奴的功劳。”

其他有几个大臣也竭力反对,但刘彻是什么人?他这样的天之骄子一旦决定的事情,没有任何余地可以改变,仿佛生怕在场所有人的下巴跌得不够大,他又颇为得意地对站在一旁的少府说:“将朕前阵子要你做的金印拿过来。”

“诺。”少府早有准备,很快让人双手托盘举上来一枚小巧玲珑的龟纽金印,上面配着紫色的绶带,正是三公规格的官印,而它此时正底部朝外,露出上面赫然大将军几个字,竟然是一枚大将军印。

大汉开国之前,刘邦曾以非常华丽和庄重的仪式为韩信设坛拜将,但自从韩信于长乐宫钟室亡于妇人之手之后,几任天子都再也没有常设过大将军这个官职,这次刘彻将这个官职扒拉出来,他想要做什么不言而喻。

“吾丘寿王,朕任命你为朕的使者,现在就出发,迅速赶到边塞去,在卫青的军队回到大汉边境之前,将这枚大将军印送给他,在军中就立坛拜车骑将军卫青为大将军,汉军所有将军都归他管辖,让大将军立号而归。”

就这样,年仅四岁的卫伉,和他才两岁的弟弟卫不疑还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弟卫登,一举成为了大汉史上年纪最小的三位封侯者。而他们的父亲卫青,即将于不久之后回到长安,在官方的庆功宴之前,在甘泉宫还有一场盛大的宴席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