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种种迹象

明谋天下 月麒麟 1225 字 9个月前

尽管大殿当中已经遣散了所有的宫女内侍,但是李廷机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开口问道。

近来的种种迹象都表明,皇帝的的确确是在为某些事情做准备。

三大营的事情且先撇开不说,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恰逢其会,但是中旨衷贞吉和李廷机二人入阁,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背后的意味就值得揣摩了。

衷贞吉和朱常洛也是老交情了,当初敲登闻鼓的时候,衷贞吉便曾经助过朱常洛一臂之力,而后来朱常洛回京,二者更是多有交际,承天门扣阙事件,浙江盐业一案,扬州黄册一案……这些事情当中,衷贞吉都是和朱常洛站在一起,结下了不浅的交情。

虽然不能就此说衷贞吉就是朱常洛的人,但是至少他和东宫十分亲近,如此一位政治态度明显的大臣,放在次辅这般位高权重的位置上,意义本就不同。

至于自己入阁的事情,则是更为奇怪!

李廷机知道自己的分量,资历实在太浅!

当这个礼部尚书都是托了朱常洛的福,勉勉强强上去的,毕竟从龙之功嘛,必定是要赏的,不然如何安定臣心。

但是要说入阁,他还差着好大的一段距离,朝廷当中是讲究资历的地方,而且按照规矩,他至少要在吏部或者是户部等其他实权部门轮转之后,才能获得入阁的资格。

而此番贸贸然的就被皇帝中旨入阁,李廷机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心中的急躁之意。

回想起整件事情,皇帝本可以一开始就将消息放给那些商人,让他们出面游说朝臣,自然兵不血刃的解决倭国条约一事。

但是皇帝却偏偏按兵不动,非要等到朝臣闹得沸沸扬扬才出手解决,如此小孩子赌气般的举动,可不像是皇帝的风格。

要知道,如此做法,虽然解气,但毫无疑问的是会令朝局动荡,和长久以来皇帝维稳的理念相冲突,皇帝早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不可能为了一时之快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而李廷机也隐约听说了风声,自己这次入阁,遭到了内阁众人的反对,但是无奈倭国和谈之事,内阁几位大佬被皇帝抓到了痛处,无奈之下才得妥协。

也就是说,皇帝苦心布下这么大的局,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助他入阁?

李廷机纵然自诩甚高,也不觉得自己在皇帝心中有如此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