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不一样的教练

教练万岁 过关斩将 4836 字 10个月前

9秒80以内的成绩,无论是在世锦赛还是在奥运会,都足以获得冠军。

当然,练习和比赛不同,运动员平时练习的成绩都是要比比赛里好一些的,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中,运动员能够发挥出八成的实力就算是成功的。可不得不承认的是,练习里980秒以内的成绩,依旧可以说明沃顿有着极为强劲的实力。

“现在的沃顿,应该是全美第一飞人了,接下来,我要将他训练成为世界第一飞人。吉特尔已经退役了,短跑运动必然会重新回到群雄割据的时代,这种机会,当然要稳稳的抓住!”

塞巴斯蒂安又不由得想起了亚历山大。

“沃顿的天赋虽然很好,可比起当年的亚历山大,还是稍逊一筹的,我想沃顿的最巅峰,顶多是成为第二个亚历山大吧。可惜啊,亚历山大竟然不肯为我所用。不过也无所谓了,现在的亚历山大已经不足为惧……”

“啪!”发令的枪声响起打断了塞巴斯蒂安的思绪,运动员们在一瞬间全都冲出了起跑线,而塞巴斯蒂安的注意力也重新集中到了沃顿的身上。

正如塞巴斯蒂安所料,沃顿的实力的确要比其他人更强,三十米过后,他已经领先左右运动员一个多身位了。

“果然还是赢定了。”塞巴斯蒂安刚刚松了一口气,却发现在最靠边缘的跑道上,有个人的速度和沃顿一样的快。

“是亚历山大!”塞巴斯蒂安心中猛地一紧,那种感觉就像心脏被人猛地揪了一下。

百米短跑中,最中间的两个跑道是最好的,最边上的跑道则属于最不利的。亚历山大作为资格赛突围的选手,只能被分在比较靠边的跑道。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亚历山大发挥出惊人的速度。

六十米,沃顿已经很明显的从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而唯一能够与他并驾齐驱的,就是亚历山大。

现场的观众开始沸腾起来,没有人愿意看那种一边倒的比赛,像现在这样,两位运动员厮杀在一起,没有人知道谁才是最终的胜利者,那才是最刺激的比赛。

赛场边,塞巴斯蒂安的表情却已然凝固住,他心中隐约升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塞巴斯蒂安曾经是亚历山大的教练,所以他非常的了解亚历山大,某种程度上讲,亚历山大可以算是他杰出的弟子,在他的记忆当中,仍然保留着当年亚历山大最巅峰时候的样子。

而如今,亚历山大在赛场上的表现,和他印象中的那个巅峰亚历山大一模一样。

“不妙!”这个想法从塞巴斯蒂安的脑海中冒出来的时候,赛场上的运动员已经迫近了终点。

沃顿前倾着身子,努力的想要用头去触线。

亚历山大则没有做出同样的动作,他只是微微的低了低头。

因为亚历山大知道,领先的是自己,他的领先优势,让他不需要做出幅度很大的触线动作。

眨眼的功夫,所有运动员都冲过了终点,然后开始放慢速度。

现场大屏幕上,转播的镜头却只会牢牢的盯在冠军的身上。

那个人便是贾斯汀-亚历山大!

训练场边,李戴指着录像,开口对身边的肖恩-福德说:“你现在需要增加左脚触地的时间,我们接下来的训练,也将针对这一点。”

“真的可以么?”福德一脸的疑惑,李戴所说的和之前所有指导他的教练都相反,其他教练是希望他可以尽可能的缩短左脚触地的时间,而李戴竟然要让他增加左脚触地的时间。

“李教练,我曾经在一家研究机构做过测试,由于我左腿要长一些的缘故,所以我左脚触地时间要比右脚更长,大约多14。”福德马上开口说道。

“所以你以前遇到的教练都会告诉你,要减少左脚的触底时长,以便达到双脚步伐的均衡性,而他们的训练也是以这个为目的的,对么?”李戴开口问道。

福德很老实的点了点头,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步伐均衡是对短跑运动员最基本的要求,而且是越均衡越好,没有人希望自己一步快一步慢,这种常识连短跑的初学者都知道。

李戴则接着问道:“那你去研究机构做测试,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在你拿到世锦赛冠军之后么?”

福德点了点头:“对,我在世锦赛上拿到了200米的冠军,当时接了一些广告代言,手头上比较宽裕,所以在提高成绩上花了不少钱。”

“果然如此啊!”李戴轻叹一声,接着说道:“正常情况下,追求双腿步伐的均衡性是没有错的,但是你的情况却不一样,你的左腿比右腿长,这也就意味着在奔跑的时候,你左腿的力矩会更大,根据物理学的公式,力矩等于力乘以力臂,为了达到双腿的平衡,你在奔跑时必须要刻意减轻左腿的力道,或者刻意增加右腿的力道。”

福德点了点头,之前的教练的确是做过这样针对性的训练。

李戴接着说道;“也是因为你的左腿比较长,在奔跑的时候,左腿一定会更早的接触地面,所以你左脚踏地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你以前的教练肯定也要求过,让你左脚快一些离地,他们之所以这样要求,目的是为了让你的步频更加均衡,但是我认为,这反而会影响到你奔跑的整体性。”

“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去追求步伐的均衡?”福德一脸诧异的问,他有些不理解李戴的想法,毕竟李戴的想法和传统的短跑理论背道而驰。

“纠正你双腿的不对称,无助于提高你的速度,还会适得其反,你两条腿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对你来说,那种双腿对称的奔跑是一种不自然的步态。”李戴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世界顶级的短跑运动员,单脚踏地的力量峰值可以达到体重的5倍,而这一峰值是在触地后的003秒内发出的,这是前过程中很重要的动力来源,甚至可以决定最终的成绩。”

“正常的短跑运动员,他们的步频是协调的,左右腿踏地力量的峰值应该差不多,即便是有差距,差距也绝不会超过3,但是你却不同,你左右腿踏地力量的峰值应该超过10。你知道为什么么?”李戴开口问。

“因为之前的训练?”福德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戴点了点头:“正确,我刚刚说过,你前几年的训练当中,为了让双腿的力矩平衡,必须减轻左腿力道或者可以增加右腿力道,同时刻意减少左腿的触地时间,也会让你左腿的力量有所损失,这种经年累月的训练,必然会造成你右腿踏地力量的峰值远远超过你的左腿。”

“你现在的情况是右腿较短,可偏偏右腿踏地力量的峰值却更高,这是一种和正常发力原理完全相反的情况,所以正常的奔跑方法不适合你。对于你来说,最合乎逻辑的奔跑方式就是让你左脚在地面上的时间更长,这样你左腿发力的时间也会更长,从而产生更大的离心力,以达到提升速度的目的。”

“同时,这样还可以加强你在弯道当中的速度。弯道跑的时候,身体是需要左倾来保持体平衡,如果左脚在地面上的时间更长的话,弯道跑的稳定性会更高,同时你右脚踏地力量的峰值,也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使得你在弯道中会拥有更多的动能和更快的加速度。”

“原来是这样!”福德恍然大悟般的点起了头,随后他表情显得无比沮丧起来:“这么说,我这些年来为了让步伐频率均衡的训练,一直是在做无用功?”

“何止是无用功,你简直是在拿刀捅自己。”李戴有些同情的望着福德,他能够理解福德此时的心情。

作为一个运动员,辛辛苦苦训练的好多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汗水,却被告知他的这些付出全都是是负效果的,这肯定是莫大的心理打击。

“不要那么沮丧。”李戴开口安慰道:“现在开始纠正还来得及,我们还能赶上六月下旬的奥运会选拔赛,我会把你送到奥运会的赛场去的!”

……

肖恩-福德的训练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对于一个技术已经成熟的运动员来说,改变跑法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因为顶级运动员换一个跑法,不只是单纯的跑法上的改变,还需要完善很多的细节。正常情况下,运动员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完全适应一种新的跑法,就算是很快的了。

肖恩-福德的情况则有些不同,他之前所采取的跑法主要是弥补长短腿的身体缺陷,从身体的整体性来说,那并是不自然的步态,而如今李戴是让他的步态回归自然,训练效率方面要快的很多。

就比如一个左撇子,强行让他用右手用筷子,他一定会觉得动作很不自然,但他慢慢练习也会习惯起来。可即便是用了很多年的右手,可让他重新用起左手的话,也会很快的适应。因为那是身体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