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胆怯,而是因为现在他们在己方三十三码,而不是对方半场二十码,防守战术必须做出改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内特抬起头来,朝着队友们比划了一下手势,然后他们改变了防守战术。
两名角卫位列在最外侧,分别防守列阵最外侧的两名外接手;两名安全卫位列在相对内侧一点的位置,只是脚步退后了约莫六、七码,对位内侧的两名接球球员。这就是一个一对一的对位防守阵型,四名外接手全部锁死,同时,他们防守相对中传、长传的区域,那么短传呢?
短传区域交给三名线卫。三名线卫放弃突袭的策略,所有重心回收,着重防守短传区域,防止刚才达阵的那一档进攻之中,克拉布特里式的浅穿越跑动路线,他们相对应地盯防内侧的两名接球球员在短传区域的跑动,进入长传区域之后,放慢脚步,交给安全卫补位。
换而言之,三名线卫和四名二线防守球员,层层叠叠地将所有传球位置都覆盖住。
最后,四名防守锋线则负责防守跑球以及展开突袭——至少,他们不能让对方四分卫舒舒服服地传球,必须施加压力;如果跑球防守漏人了,三名线卫也将在短传区域完成截停。
如此战术是不是有些耳熟?常规赛第二周,达拉斯牛仔上半场的成功防守,就是利用了如此战术的运用,真正地将传球防守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不过,海盗队的二线防守实力偏弱,他们必须互相覆盖、互相支持,否则对位防守几乎没有优势。
这是一档经典的进攻阵型对阵经典的防守阵型,可谓是针尖对麦芒。
本内特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放置在后面的左脚不断狠狠地蹬地,犹如摩托车的引擎一般,开始渐渐加速;视线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进攻锋线身后的十四号四分卫,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准备突袭的意图,然后耳边就炸开了一声号令:
“攻击!”
本内特忘我地冲击上前,但出人意料的是,和自己对位的迈克-鲁帕蒂似乎在就预料到他的突袭路线,一个残暴有力的冲撞,犹如一堵墙面般,狠狠地迎面撞击过来;本内特的重心发生了严重的偏移,脚步顿时踉跄起来,然后就看到了十四号四分卫抬手做出了传球动作。
不好!
本内特放低了重心,双手狼狈地在地上爬着,手脚并用,避免了自己的摔倒,仅仅三、四个步伐就已经重新站立了起来,朝着视线里的马库斯-林奇冲了过去。
林奇,旧金山49人的二十七号,司职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