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守在外面的宫人则往后退了些距离,但那动静,还是时不时的传来。
等李承绩穿戴整齐的走出宫殿,阿依娜的脸上还带着运动后的潮红。
“圣上,释竺僧多枢密使在南书房求见!”,穆尔果上前道。
一般李承绩和朝臣见面的地方,都设在勤政殿。但新建的南书房光线敞亮,又布置相比勤政殿而言,更加宽敞舒适。当然更重要的,是靠近内阁的办公点--中枢楼。
随着水晶宫的投入使用,很多行政机构都已转入了水晶宫。只有内阁还留在宫里,独自占据了从前六部各司的办公地。
李承绩又命人重修了一遍,改为中枢楼。
现在水晶宫那边,就是六部居首。但内阁的旨意,还是压得那边踹不过气儿。值得一提的是,枢密院也留在了中枢楼。他们既像内阁的秘书机构,处理一些公文的撰写和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准备。
同时又像被裁撤的参赞司,时而会担任李承绩的行政顾问。在一些公务上,给予李承绩一些意见。
但是他们的地位还是比不上内阁的。
不过能有幸面圣,也是一个指望。说不定哪天被李承绩看上,从而在官场平步青云。因此枢密院的职位,也成了很多家族争抢的热门目标。
可惜枢密院的官员只从帝国大学的优秀生中挑选,其他门道,都不得进入。而且还要经过严苛的考试,才有进入的资格。第一批枢密使已经进入工作近两年了,按照每年换一半,季度性考核,末位淘汰制的方式。
枢密院的枢密使们已经换了不知道多少了。
从始至终还留在内里,不超过两人。
原本对枢密院还并不怎么重视的达官贵人们,看到李承绩如此重视,才跟着对枢密院重视起来。这也使得枢密使的位子成了香饽饽。
而这释竺僧多,则是枢密院的诸多枢密使里,唯一留下的两人之一。且他还是后藏行省人,出自边地。对于百分之九十都是呼罗珊学子的帝国大学而言,他算得上是一个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