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使臣罗世昌,拜见国主!”,罗世昌行呼罗珊的单膝跪拜礼道。能进入这个营帐的,都是非富即贵。所以夏国使团中,也只有他一人有资格进来。
李承绩坐在上首,像尊菩萨似的接受在场宾客的恭贺。此刻罗世昌到来,倒是引走了宾客们的注意力。
毕竟此次大宴是在夏国地界举办的,甘州城原来还是夏国的州城。现在夏国使臣到自己的州城给别国国主行礼,看着怎么都有种违和感。
而且看罗世昌谦卑的姿态!
似乎已经承认夏国是呼罗珊的手下败将。
耶律阿海坐在李承绩右下侧第一位!他代表蒙古,是宾客中的翘楚。以下都是地方上的头领,按照势力大小和与呼罗珊的亲疏远近,依次排列。最靠近李承绩的自然是最受重视的!像给呼罗珊提供了大量战马的蒲昌部首领,就坐在距离李承绩不远的位置。
此刻看到罗世昌这样恭敬的姿态,耶律阿海心头生出一阵不屑。因为旧岁夏国也是这样向蒙古委曲求全的!而在草原人的眼里,只有强者才值得尊敬。
以前蒙古还将夏国视为南下的大患,现在看来,还真是高看夏国了。再想到不久前呼罗珊使臣牙剌瓦赤在草原上向汗王提出的针对夏国的条件,他觉得还是不够狠。
以夏国当前的情况,蒙古和呼罗珊一起出兵,是可以灭了夏国,平分夏国疆域的。
当然这件事做成了可能不是什么好事儿!
因为夏国不是回鹤,靠近中原,人口较多,颇有些财力。瓜分之时,呼罗珊与蒙古难免生出龌龊。到那时候,反而有些棘手了。所以保持当前对夏国的压制之态,是最合适不过了。
他这般想着,罗世昌已在李承绩的吩咐下,起身走到他身旁坐下。在夏国的地界,夏国使臣确实是除蒙古以外,最大的外部势力了。能坐在他旁边,也属情理之中。
因认出耶律阿海的蒙古人身份,罗世昌又谦和的向耶律阿海点头致意。这样的场面,代表的都是一国脸面。耶律阿海虽心底瞧不起夏国,但还是友好的回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