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一个灼字。此人善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居汝宁郡都统制之职,手下多有精兵强将,更是家学渊源,能调教连环马阵。官家可差他领兵出阵,领马步精锐军士,克日扫清梁山匪寨,班师回朝。”
“好!此人极为名将之后,又有爱卿保举,当能马到功成。”说完,赵佶让梁师成拟好圣旨,派人前往汝宁郡宣纸,令呼延灼入京。
下朝之后,又颁了圣旨给童贯,令他调兵遣将,准备粮食军械,只等呼延灼一来,拨付之后,进剿梁山。
童贯领了圣旨,踱步出宫,却是在宣德门又遇上了高俅。
高俅上前见礼,道:“童太尉。”
童贯扯起嘴角,似笑非笑地说道:“高太尉倒是走得小心,我去领了个圣旨,走到这里,其他的官员都已经没影了,太尉却才刚走出宫城。”
“太尉说笑了,我却是在这里专程等待太尉出宫。”高俅赔笑,接着说道:“往日里太尉军务繁忙,不曾得空,今日正要请太尉到樊楼饮上一杯水酒,不知太尉是否有闲暇,能否赏脸呢?”
高俅何以要请童贯喝酒?无非是因为今日再朝班之上,皇帝已经将剿贼之事托付给了童贯,高俅却又插了一脚,更保举了呼延灼为将,相当于是在与童贯抢功了。接下来呼延灼的兵马、粮草、军械却还要靠童贯拨付,是以高俅才专门在宫城外等着童贯,要请他喝酒。
喝了酒,这利益交换也就是题中之意了。
事情已成定局,童贯要是不答应,那就没什么好处了,自然答应下来,两人结伴,坐着轿子往樊楼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