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战争贩子

“同意!”说到钱,j·p·摩根也马上放弃节操。

“附议!”李牧的钱虽然多,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勤俭节约是好习惯。

“你当然附议,如果骏马武器公司是上市公司,那么明天骏马武器公司的股票就会上涨。”威廉·范德比尔特对李牧是充满羡慕嫉妒恨,虽然铁路行业也很赚钱,但和军火公司肯定没法比。

“你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开一家嘛——”李牧不怀好意,声音都有点阴测测的。

这当然是客套,如果威廉·范德比尔特真的这么不上道,那李牧也不介意让威廉·范德比尔特体会一下“军火贩子”到底有多冷酷。

“算了,我对军火行业没兴趣。”威廉·范德比尔特打了个哈哈,马上就岔开话题。

之前威廉·范德比尔特在申请汽车技术专利这件事上,已经被李牧教训过了,威廉·范德比尔特不想给李牧更大的刺激,否则等待威廉·范德比尔特的,就不会只是一顿老拳了。

目前的美国,各位大佬还是比较有节操的,比如洛克菲勒,他就专心做他的石油,j·p·摩根就一心一意搞金融,卡内基就只研究钢铁,很少有人玩跨界,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企业才能越做越大,技术也越来越好,其他人想介入难度极高。

李牧是个例外,在二十一世纪,李牧见多了跨界经营,所以才无所顾忌。

虽然李牧不想背负“战争贩子”的名声,但巴拿马公司还是需要李牧的深度参与,毕竟在场众人,也就李牧这方面的经验最为丰富。

晚上,李牧和威尔谈起这件事,得到威尔的大力支持。

“成立巴拿马公司是好事,你知道每年都有一些人因为某种原因离开军营,他们都是棒小伙,除了杀人,他们什么都不会,你们成立巴拿马公司,正好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职位,明天我让保罗去找你,你想要多少人?一千人够不够?”威尔的胃口大,这是要把第一师所有的退伍军人都塞进巴拿马公司的节奏。

保罗是威尔现在的副官,在古巴就开始跟随威尔,和李牧也是熟人。

“足够了,实际上目前并不需要太多人,我们要的只是一个态度,不过人手肯定越多越好,未来,巴拿马公司肯定还会有其他业务。”李牧是多多益善,退伍军人有多少要多少。

想教训巴拿马人,确实是不需要动用太多人,但问题是巴拿马公司如果展露出自己的价值,那么肯定会引起某些人的注意,业务也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别说一千人,一万人都不一定够。

二十一世纪的那些安保公司虽然臭名卓著,但为什么能够一直存在?就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

安保公司就和临时工一样,是最合适不过的背锅侠,所有不方便政府出面的事,都可以雇佣安保公司,这样政府就不用担负任何责任,所以只要有国家存在,安保公司就会一直有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其实是个很有前途的行业。

当然了,安保公司之所以吃得开,凭借的也是和政府良好的关系,也就李牧他们这帮人,才有能力干这一行。

十九世纪的企业管理,其实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虽然落后,但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比二十一世纪强得多。

这并不是说十九世纪的人们就比较单纯,只是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相对较少,得到的机会也相对少,所以很多人都是一份工作干到老,家里的孩子也会子从父业,继续从事这份工作。

巴拿马铁路的员工也一样,虽然之前的巴拿马铁路公司提供的薪水并不高,但对于很多巴拿马本地人来说,这却是他们家庭唯一的收入,所以可以理解,当辛辛苦苦的工作之后却拿不到报酬,巴拿马铁路的工人们有多么的愤怒。

曾经在淮海战役中,“没良心炮”名声大噪,这样的名声当然并不值得提倡,“没良心炮”只是工业水平极端落后状态的无奈产物,但这并不代表“没良心炮”没有威力,相反正是因为威力大的丧心病狂,所以才有“没良心”这个称呼。

巴拿马工人制作的炸药包虽然原始,但威力同样不容小觑,剧烈的爆炸将车站大楼所有的玻璃全部震碎,木质大楼左侧半部分几乎完全倒塌,伴随着爆炸而起的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浓烟相对于处于火场中的人员来说是更大的威胁。

还好,巴拿马工人的围攻只是自发行为,并没有统一组织,因此当看到车站大楼倒塌燃烧之后,很多工人这才意识到事态已经无法收拾,继而心存退意,这给了彼得·史蒂文森他们一丝喘息的机会。

“上帝”

“艹!”匆匆赶到的卢比奥和杰克他们也马上加入救援,至于四散而逃的工人,这会儿没人在乎他们。

工人们付出的代价也不小,大楼前和大楼入口处密密麻麻铺了一层尸体,目测至少有百十具,谁都没想到仅仅是一个欠薪就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现在这件事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巴拿马铁路公司能够处理的范畴,甚至连巴拿马运河公司也无法掩盖。

“125人死亡,35人受伤,车站大楼被全部烧毁,整条铁路被迫停摆,现在遇难工人家属要求铁路公司赔偿,哥伦比亚政府已经介入,声称这件事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到我们和哥伦比亚政府之间的合作——诸位,这就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运河管理委员会主席j·p·摩根表情难看,发生这样的事,j·p·摩根难辞其咎。

“我们有六名派往巴拿马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这起事故中遇难,所以我们也可以要求哥伦比亚政府给我们解释。”威廉·范德比尔特根本无视其他遇难的一百多名巴拿马工人,只在乎死掉的六名美国人。

“没错,我们要报复,哥伦比亚政府已经介入,我们同样可以请求华盛顿介入,相信华盛顿对这个请求一定非常满意。”洛克菲勒的态度更加激烈,这是要推动美国向哥伦比亚政府宣战的节奏。

相对于会议室里的群情激奋,李牧出奇的没有表态,而是在翻看手中的备忘录。

巴拿马人和美国人的仇恨也是由来已久,1856年,一名美国人在巴拿马火车站购买西瓜时与摊主发生纠纷,拒付货款,双方遂起争端,由于围观的巴拿马人和美国人情绪激动,冲突很快演变成一场持续数小时的枪战。

美国人在这次冲突中死伤31人,巴拿马方面伤亡15人。事件发生后,美国的特派全权专使警告当时的新格拉纳达政府:如果拒绝迅速赔偿损失,美国将立即占领巴拿马地峡。

新格拉纳达政府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无理要求,当年的7月份,2艘美国巡洋舰“独立”号和“圣玛丽”号驶抵巴拿马,9月19日,16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登陆,占领了巴拿马火车站,这才让激动的新格林纳达政府真正看到美国的决心。

1857年2月,两国开始谈判,谈判一直拖延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才正式达成条约,已经在1861年改名为哥伦比亚的新格拉纳达政府被迫赔偿美国41万美元。

这件事可以看成是美国和哥伦比亚政府关系之间的风向标,美国在美洲的强势在这件事上显露无遗,哥伦比亚虽然有挑战美国的勇气,但是却完全没有和勇气相匹配的实力,如果运河公司请求美国政府介入,那么确实是可行性极大。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如果请求华盛顿介入,那么由此而引发的后果我们是否可以承担。”搞清楚了美国和哥伦比亚之间的恩怨,李牧这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