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国之蛀虫

由于凶狄大军来犯,大光朝野震动,各方的军队丶物资都在紧急调动起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而杨易所在的兵部就是整个系统运作的中枢所在,凡是和战争有关的一切事务都必须到这里来审批承接,工作量可想而知。这还不算,让杨易最为头疼的是皇帝指名点姓让自己参议一切对凶狄事宜,这就是给自己盖了顶大帽子,想摘都摘不掉。

因此杨易也没法偷懒了,他也不好意思偷懒,所有人都在忙的不可开交,自己一个人在那儿打瞌睡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随着工作的深入,就连杨易也逐渐感觉到了态势的严重性。

首先从兵力调配上来说,大光三十四个州总兵力达到一百余万,而部署在北地七个州的兵力就有六十万,占到了总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多。

可是六十万兵力分驻在万里之遥的北地边境之上,就显的无比稀薄。而且对手是以骑兵为主,机动力见长的北方游牧民族。如果好防守的话,古代的历朝历代就不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建鸡肋一般的万里长城了。

更严重的问题是,表面光鲜庞大的大光朝,实则暗地之中早已是沉积了无数的淤泥,腐朽不堪。

许多地方军队缺乏训练,全是一群兵痞且不说,更可怕的是吃空饷的问题。杨易就发现一份军报上面,本来一个编制为九千人的州府驻军,当调度使拿着兵部批文前去调配时才发现,实则人数只有四千人,而剩下的五千人竟然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有军官家属的名字,有早已死亡士兵的名字,甚至连军营里养的猪和驴都被取了个名字上报朝廷领着一份军饷。

调度使当场就将府军主要将领拿下问斩,可是然并卵,这空额的五千人却无论如何也是凑不齐的。

其次更为严重的是物资调配,兵法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可是兵部调征物资粮秣进行的极其缓慢。各州都在以各种原因搪塞推阻和克扣朝廷的征召,最多的原因是遇到各种各样的灾害,税赋难以征收。其次就是粮仓中的粮食被人以次充好换掉,一打开官仓全是发霉腐烂的粮食和老鼠屎,根本无法使用。

有的官吏为了保住乌纱帽,填补粮食空缺,就强行向百姓征粮,一时间哀鸿遍野,民怨四起。甚至有言者皇帝穷兵默武,不顾百姓死活。

兵部和吏部请奏斩杀贪官污吏的折子都快堆成山了,可是现在就算杀了这些官僚中的败类也毫无用处,兵调不出来,粮食征不上来,杜礼气急败坏之下每天摔坏的茶杯就有十多个。

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雄雄大光国前途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