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何日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1628 字 9个月前

伏波2号走的不是北太平洋航线,走的是南太平洋航线。可惜的是,这条排水量只有十二吨的中式福船,1935年停泊夏威夷时被飓风损毁,最终没能完成横跨太平洋的航程。

楚人是平原部族,越人是海洋部族,习俗信仰的不同使得双方在航海上的认知天差地别。熊荆也就没有办法告诉朝廷上的大臣们,楚国的渔舟不仅仅可以沿岸航行到蓬莱,还可以横跨蓝洋,一直航行到东洲的暖城。当然,这些都是细节,真到了危机关头,只要能迁徙更多的人口,不说独木舟,木筏要用也要用。

襄阳城尹府,朝议确定了迁徙的国策,十数日后的咸阳,已经没有巍峨宫殿的秦宫,住在大幕里的赵政正看着眼前的将军。

这是一场军议。趁着战争中的间隙,赵政把远在齐国的王翦召了回来,王翦之外,还有李信死后暂时领军的裨将安契,正在攻拔武关道的老将赵勇,包围了南郑的蒙恬,正在进攻苴地的白林,又一次大胜楚军舟师的赵婴、杨端和、田朴,以及在楚国只是个卑贱的圉童、入秦已成齐军大将的圉奋。

这些都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大秦最犀利的爪牙。冒着耽误战事的风险将这些人召回咸阳,为的就是整体修正秦国这架战争机器的方向,将其对准楚国的要害,用最有效率的方式作战。

十年来,与楚国的战争得到的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不要给楚国时间。一旦给了楚国时间,楚国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新式战术或者致命武器,这些东西往往能改变战争的走向。

换而言之,与楚人的战争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数字上的堆砌,不是这次可用、有效的战术和武器,下次继续可用、有效。战争中的战术和武器在不断提升,永无止境。秦军是一支善战善学的军队,有一群干练、务实的将率,即便如此,十年的追赶也极为幸苦。再追,就可能追不上了。

“大将军言,东地才是荆人之根基,荆人士卒皆出自东地,唯有攻拔东地,才能速速灭荆。”安契转述着李信的遗言,赵政虽然已经将李信最后一份上书看了数遍,仍然静静的听着。“欲攻荆之东地,必要先拔魏之大梁。大梁,坚城也,荆人师匠以混凝之土、钜铁之筋筑之,魏人言其不畏水攻、不惧巫药。

大将军以为魏人之言不可信,巫药炸山裂石,岂是城垣能阻。大梁非建于山石之上,乃建于池泽之间,城墙虽固,城基未必固。我军当引河水攻大梁,拔下大梁,舟师方可沿鸿沟诸水南下。东地乃荆人根基,我军入东地,可约荆王而战,荆王必许。”

“荆王为何许之?”再胜楚军的赵婴已然封侯,地位远在诸将之上。李信是陵师大将军,约战是必然是一场陆战,不是水战。

“大将军曾言,荆王自视勇武,必不愿秦军攻入荆国根基之地。荆王不许,入荆大军寿幼无遗,可迫荆王一战。”安契答道,他这话让赵政微微皱眉。

“确是可行。”国尉卫缭两鬓隐然斑白,神情却是轻松的。“然我闻之,荆人已朝决避我于东海,迁徙国人至蓬莱。”

“蓬莱?!”诸将中最惊讶的是田朴,他是齐人,对蓬莱最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