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正朝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3233 字 9个月前

与之前计划的一样,香料贸易获得的利润不直接输送回国内,而是在果阿地区砍伐柚木,在僧罗迦或者就在当地建造商船——这是后世葡萄人选择在果阿设港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果阿地区盛产柚木,可以直接在当地建造商船。

贸易,以僧罗伽、潘地亚、哲罗为,经过后世也门地区,再经过东非索马里,最后绕过好望角,从大西洋驶入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沿岸获得的金银输送回印度建造商船购买货物,最后输运到东亚,这便是熊荆一直要建立的贸易循环。

红牼带着这样的计划出航,他与欧柘两人将负责完成整个计划。而完成计划的主要力量,除了六艘混沌号炮舰,便是那八千佣兵。欧柘有些不解的是,为何不是楚国独自出兵,而是十二氏大商出钱雇佣士卒?

他的疑惑红牼也有过,并且当面问过了熊荆,此时见欧柘疑惑,红牼遂道:“大王言,如此大事,非我楚国一国可行之?”

“这有何难?”欧柘还是不解。“我楚国有火炮之威,有钜甲之强……”

见欧柘的反应和自己在郢都独对时一样,红牼苦笑,“非也。大王之意,乃你我不懂商贾之术。天下大商皆在齐、卫、郑三地,三地尤以郑人为甚。香料如何贸易,皆有彼等商贾入手,我等并不介入。唯贸易之利,我得多矣,彼等得少矣。”

欧柘有些懂了,又有些不懂。他其实是不懂,但正因为不懂,才没有再度反对。红牼琢磨了一个多月,比他更懂一些:其一,商贾是贱业,王廷并不想直接插手香料贸易;其二,楚国少有大商巨贾,攻城略地、截船霸港,楚军能够胜任,但要建设、经营香料贸易体系,自己就一窍不通了。以世界最强悍的海上武力,加上天下最精明的商贾,这才是计划成功的保障。

邑令府内,红牼如此设想,然而不知道完整计划的商贾门客,却已有了别的主意。

“邴氏家有万金,与王者埒富,然楚国未行变法,又行敖制,其力弱也。若天下倾,邴氏田亩皆为秦人所得;而子钱之贷,秦人只行秦钱,楚钱不行也,若天下倾,母钱子钱俱亡……”

军议只是将率商议,商贾只是旁听,并不介入实际作战。军议之后,回到居所的周文向邴乐谏言。邴乐虽非宗族之长,但能与诸人出航,在邴氏中影响力并不小。

“先生所言,乃欲使我夺一城邑,自为城主?”邴乐哈哈大笑。邴氏并非只有周文一个策士,还有其他策士。印度富庶,孔雀王一死国家就分崩离析,说商贾没有夺城占地的心思,这当然是在骗人,要知道棉布贩卖可是巨利——

天下庶民喜欢厚棉布,厚棉布耐磨。这种厚棉布密度大约为零点七吨每立方米,每平方重三百克。一艘饕餮级货船可以装二百八十吨棉布,即二十万匹。哪怕每匹只挣五十钱,一船也有一千金纯利。

人用于穿着的花费仅次于食。印度本就有专门种植棉花的农场,贩卖棉布得利的商贾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主意:何不趁其国大乱在恒河边夺一片地,再买一些奴隶种棉花?

在天下这是不可能的。天下百姓不懂种棉花,也不知道纺织棉花;再就是印度奴隶便宜,这点天下比不了,棉花拿到中原区种植,利润肯定要少一大截。

大家都怀有这样的心思,可都在观望,观望印度局势走向。如果真有变化,他们肯定会学着欧柘的做法,直接宣布自己是某某城邑的保护人。若有反抗,那就打一仗,把当地的婆罗门贵族迁走或者干脆杀掉,自己便可以统治城邑了。

天下攻伐几百年,这是标准的灭国流程,即便是商贾,也是有学有样。至于统治,这就更简单,像周文这样的策士就是专门干这种事情的。以前这些人的眼界高,看不起商贾,现在世道不同,越来越多的策士主动上门游说。他们懂得统治的法则——百家争鸣,争的不正是如何统治一个国家么?

邴乐如此着想,周文却笑了。他的笑声与邴乐的不同,邴乐是商人,笑就是笑,平和的紧,周文的笑声却饱含着士人的骄傲,邴乐连忙顿首道:“请先生教我!”

贤士是有风骨的,越有本事就越有风骨。周文见邴乐恭敬,道:“岂敢言教,不过是弊人之奇想罢了。”邴乐还保持着顿首的姿势,周文说道这里连忙将他扶起,待他坐好才接着道:“今之楚国,以武为尊,遴选朝臣,单凭甲士之多寡。邴氏既与王者埒富,为何不费五千金,入正朝、议国政,与芈姓诸氏同立一堂?”

“五千金?!”五千金不是小数目,是大数目,大到邴氏承受不起。

“然。”周文点头。“邴氏若能立于正朝,自然可游说正朝,以使邴氏得益。”

“这……”已把五千金放一边的邴乐仍觉得不可思议,他不解道:“邴氏乃商贾贱籍,岂能与贵人同处正朝?!先生谬乎?”

“非也非也。”周文胸有成竹。“以楚国敖制,只认甲士多寡,何言户籍贵贱?诸越以千余、数百甲士便可立于正朝与大夫议定朝政,若邴氏能有一师之卒,为何不能立于正朝,与诸大夫议定朝政?”

“啊?!”邴氏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激动间脑子发昏,只一副膛目结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