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王廷之事。王廷之金皆非百姓所奉,每年王廷却要予数千金于讼师,予数千金予各地学舍,予数千金购甲士之罐头、甲士之长襦。即便母后奢靡,又与你等何干。王廷之金有哪一金来自国中?王廷之钱有哪一钱是民脂民膏?
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口舌之争。你们那套未脱稚气之言辞,真以为不佞会信么?不佞随口便能编纂出更好的骗人至理,你当不佞不能么……”
话到此处,朝廷上全是熊荆的声音,他越来越鄙视用口舌为自己争取主人地位的儒人,他恨不得所有楚人都能凭自己的勇武和鲜血成为国家的主人。然而就像秦后重文轻武的朝代一样,很多人以为读书才是摆脱奴隶身份的捷径,不敢拿起武器走上战场博一个誉士。
如果说这是他鄙视的,那他最反感的就是这些人试图用两千多年前的原始理论来统战他。这真是个笑话。统战与反统治,忽悠与反忽悠,缓则成群的后世,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人,这些把戏谁不一清二楚。
他们的理论统战不了他,而他随便扯一个理论就能反统战他们。只是他已身为楚国之王,他没必要花时间重装系统,费力去刷新所有人的三观,再铸一个新的认知世界。同时他也乐于自己是一个楚人,他喜欢楚人,联想到后世的姓,也许自己真是芈姓熊氏的血脉。
正朝之上,熊荆怒怼群臣,整个正朝都是他的声音,臣子们直勾勾的看着他,他们能从他的言辞里感受到阵阵杀气。而在闱门后的窗牖,拉着芈玹一起偷窥熊荆视朝的赢南吐出了自己的小舌头。
她本以为熊荆会像姑母一样向这些朝臣认错,保证以后王廷用度再也不会奢靡,谁想到熊荆竟然是怒斥朝臣:‘与你等何干’!听到这里的时候,她整个人不由自主颤抖起来,抓芈玹的手越抓越紧。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熊荆话毕,正僕长姜念出了这句退朝语,这是熊荆教的。
“臣……已无事。”稀稀拉拉的声音,伴随着难掩的失望和隐忍。
“退朝。”熊荆起身,在群臣的揖礼中走向闱门,最后消失不见。
“你、你是……,无恙否?”芈玹和赢南缩在闱门的另一侧避开熊荆,等熊荆下阶,芈玹才抚了抚被赢南抓得生疼的手臂。
“姊姊,”赢南已蹲在了地上,脸是哭丧的。“我爱大王,我要为大王产子……”
“大婚后你便是夫人,自要为大王产子。”芈玹劝道。她知道赢南爱上了熊荆,这让她心里不好受。然而身为王后,她又必须管束后宫,让嫔妃为大王多添子嗣。
“王后、王后。”说话间,修竹蹑手蹑脚奔来,“大王急召王后、赢南公主至正寝……”
战争以来,寿郢已经很久没有视朝,然而当今天群臣进入正朝的时候,身着皮弁服的熊荆却从闱门内走了出来。君王视朝,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三揖之后群臣才一起揖向熊荆,齐声道:“臣见过大王。”
“免礼!”熊荆紧绷着脸,昨夜与芈玹缠绵到半夜,最终在长姜的提醒下回了正寝,然后他一夜都没睡好。旦明视朝,朏明时他才真正睡下,只睡了一、两个时辰。
正朝一百多名朝臣,因为战争许多人不在,即便在正朝,也是他人暂代。环视朝臣后的熊荆清咳一声,问道:“不佞许久不曾视朝,国中有何大事?”
诸敖不是在战场就是在纪郢,寿郢这边现在是由三闾大夫屈遂主持,他以外还有宋玉、孔谦两位太傅。熊荆谁也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返郢,必是有事而来。屈遂看了宋玉、孔谦一眼,出列道:“国中之事,乃太后一时失察,为胡人蒙蔽,今已无事也。”
“蒙蔽?”熊荆笑起,他憋了几天的话已涌到了嗓子眼,可母后昨天夜里的那番话又让他犹豫,他不禁想到马基亚维利曾在《君主论》里说过:君王切不可让人憎恨。
王廷之事确实不是朝廷、外人能够非议的,但对年收入只有一金,甚至一金不到的庶民而言,一次就花费三万七千金的王廷确实让人憎恨。这种憎恨有的时候是因为生计不好,有的时候是因为命运不公,然而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屈遂不知道熊荆嗓子眼涌到的是什么,他继续道:“奢靡之物已退于胡人,然庶民舆人多议也。今百姓仅能果腹,太后却费巨金仅为一己之欲,此不仁也。”
“大王,臣以为王廷用度,确不该过奢。甲士战于前,百姓劳于后,终其一生亦不见一金之蓄,闻太后费三万七千金购胡人之奢物,当作何感想?”陈县假臣陈惠谏言道。
“大王,今楚国之政,确多有不公也。”又一个人上前道,是左尹蒙正禽。“誉士可封一闾,然他人若何?同为甲士,非其不勇,乃其勇不为他人所见耳。勇而封闾,确有不公。”
“臣以为故郢之地,理当国人共有之!”邹县之臣孟昭进而说道。“圣人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上。’今我楚国有并诸侯、一天下之势,臣请大王推恩以至四海,可王天下也。”
熊荆的愤慨之言就在嗓子眼,他本想大发雷霆,训斥非议王廷的臣子,没想到诸臣的言辞比他想象的更加恶劣。这使得他不怒反笑,笑容中他渐渐明白了诸臣的心理。
旧郢、南阳都是富饶之地,诸氏和誉士能封地封闾,他们毛也捞不到一根,显然是眼红了。见他们如此眼红,熊荆原来的怒气忽然就转化成了得意。他们进谏的越多、抱怨的越深,他就笑的越发灿烂。
群臣不断进谏,熊荆没有说‘可’,也没有说‘不可’,只是一直在笑。过了一会明白不对的他们停了下来。这时候熊荆还是没说话,屈遂忍不住问:“臣等谏言,大王以为然否?”
“有功得赏,有罪受罚,自古如此。旧郢之地乃诸氏、誉士率军所复,何以国人共有之?”熊荆反问。这话一出口群臣便满是失望,诸氏和誉士得了好处,他们岂能没有半点好处。
孟昭急道:“百姓耕种织纺,缴税纳赋,彼等确未披甲而战,然诸氏、誉士所食所穿,皆是百姓所产,此非功否?”
“奴隶也耕种纳赋,然主人所得,何以分奴隶一杯羹?”熊荆冷笑,言辞恶劣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