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否?”被人抱在怀里的扶苏倒是挺舒服,嘴里嘟啊嘟啊,转头看向身后追来的母后。
“非、非也。”长姜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佞饿了,蒨媭还不命人设宴?”追上来的芈蒨已擦汗了泪迹,闻声立即命人杀牢设宴。
设宴之命传下,王宫中的嫔妃寺人,王宫外的官吏权贵,悬了半夜的心终于落地。楚军占领咸阳,做出了他们自认为最严厉的报复。可这样的报复对秦人只是不痛皮痒,只要接下来的几天不惹怒楚人,大王就率军回来了,那时候楚军必走无疑。
“大王,此、此为九鼎……”大火熊熊的咸阳宫正朝,摆放着周人的九鼎。这是从渭南长台宫搬过来的,渭南没有城墙,为了不让楚军抢走,因此运到了咸阳宫。
先君庄王曾问鼎之轻重,先君灵王也曾问鼎,不过未成。九鼎代表天下,照说要把九鼎运走,熊荆却觉得九鼎只代表九州,太小。世界不是九洲,只有六洲,楚人以后要铸六鼎。
“大王,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庄无地道。“我军必要运走九鼎,运回郢都。”
“其重几何?”九鼎浑圆,烈火下泛出金黄的铜光。看着九鼎,熊荆问了一个和先君庄王差不多的问题。
“此……”庄无地真不知道九鼎有多重。他只能笼统道:“当在一吨以内。”
“既然不及一吨,那就运吧。”熊荆勉为其难的道,身后的隗状、李斯听的一阵摇头。同为楚人,他们了解芈姓贵族的尿性,楚王竟然不把九鼎当神一样供奉起来,将来得天下必然是大秦。
“敬告大王,迁移九鼎需选吉时,沐浴更衣五日……”李斯急道,“鼎又奇重,输运不便也。”
“有何不便?”熊荆看向他,还不知道他就是李斯。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赵国将亡,正是靠着几十万赵人的尸骨,他才率领十万楚军攻入了关中,拔下了咸阳。此刻,他和整个楚国都行走山巅上,处于命运的交错路口,然而在这个决定楚国命运、乃至全天下命运的重要时刻,他却丧失了判断,不知该怎么选择。
历史如同一条只能单行的高速公路,一旦错过了那条岔道,那就永远的错过了。换句话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机会永远只有一次,多年以后,当他第二次率领楚军拔下咸阳时,咸阳已经不是现在这个咸阳,楚国也不是现在这个楚国,天下更非现在这个天下。
那个时候他才明白:历史从不重复,但是押韵。正是因为押韵,他才能站在此刻的正下方,仰视着自己的过去、仰视着今天,懊悔无比。那个时候,他也终于彻底理清了今天无法理清的混乱,直觉与理智的混乱,高贵与‘下贱’的混乱。
定昏时分,随着楚军进入咸阳,接管外城、王城的所有城门,接管王宫、相邦府、国尉府、廷尉府、少府、钱库……,咸阳渐渐陷入了平静。只有燕无佚率领的墨者,趁着深夜出城隐入了咸阳塬,消失的无影无踪。
进入王城的熊荆当然不可能为难自己的姐姐,他亲自将芈蒨的诎缨解下,帮她把上衣捋平,不过这时候芈蒨还是伏拜在地,不敢起身——蔡师士卒已经找来了柴草,这些柴草堆在大廷左边的秦国祖庙外。楚军要焚烧秦国的宗庙,她无法阻止,只能对宗庙伏拜。
大廷宽阔,上万名楚军士卒的注视下,熊荆手中举着一支燎火,他大声:“秦国杀不佞之臣民,不佞就杀秦国之臣民!秦国占我鄢郢,不佞便拔下咸阳。秦人烧不佞宗庙,不佞便烧秦国宗庙。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如此,善者不善,恶人永恶……”
攻入关中,拔下咸阳,集兵王宫大廷,烧秦人宗庙。再勇猛的士族,此刻也是泪流满面,全身激动。君王可以醉生梦死,贵族尤其是西地贵族对秦人的仇恨却是刻骨铭心,鄢郢战后,使得他们失去封地、失去食邑,沦落成与庶民相差无几、徒有其表的贵族。
楚人泪流满面,趴在地上向宗庙伏拜的芈蒨、秦臣、寺人一样是泪流满面。楚人烧毁大秦宗庙,不管是论力,还是论理,都无可阻止、无可指责,他们只能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熊荆厉喝‘点火’后,楚卒手上的燎火扔向宗庙阶下的柴草,这些人开始大声的嚎哭,一些人要冲上去救火,却被楚卒的夷矛逼退。
因为泼了煤焦轻油,整个太庙迅速的燃烧起来,火焰跳跃着冲上了四阿重屋的屋顶,将髹漆的梁柱烧得啪啦啪啦直响。这时候一个声音冲出雉门,撕喊道:“国贼!你等皆是国贼!政儿返城,必杀你等国贼……”
“拜见母后。”芈蒨听到这个声音就色变,她当即起身拜向她。
“与嫪毐通奸,生子篡位便不是国贼?与赵国勾结,出卖秦国便不是国贼?”来的是太后赵姬。她为什么现在再来,熊荆心里非常清楚。而这个人处处与楚人作对,他也早就了解。
“我未篡位,是嫪毐,是嫪毐……,是老毒妇、是你等荆人加害于我……”熊荆的指责让赵姬急忙争辩,语无伦次。然后就没人理她了,即便是嚎哭的李斯等人,也不过对她揖了一揖,又快速回身败向烈火中的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