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无地退出后,熊荆又开始自嘲,心里多是失落。诸将不明白他的心理,以为他是在生气,因为自己刚才的不服。成通、潘无命正要告罪时,熊荆打了一个哈欠,道:“不佞倦了,要就寝安睡。既要战,那便战。作战方略由幕府全权负责,卿等必须依命行事,不得懈怠,更不得擅动。”
各师求战心切,懈怠是不可能,熊荆真正担心的是擅动。他说完后,诸将全道:“臣敬受命!”
大战在即,大王却就寝安睡,诸将面面相觑也是无奈,他们这些人是不准备睡觉的。半个时辰后拿到作战命令,听完庄无地最后那些的交代,诸将就各回各营,下达命令去了。
白鹿塬上,楚军幕府人走帐空。灞水对岸,睡不着的赵政又一次召集卫缭、赵勇、蒙恬等人商议明日的战事。除了那一次在咸阳城头目睹赵军亡命的冲击和楚军铁骑的救援,他并未亲历过战事。
中军、右军、左军……,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这些以前只存在书简言语上的东西明日将会真实的展现在他眼前。书简上看和亲临现场看是不一样的,他不但不害怕反而有些兴奋。只是他越是兴奋,臣子们就越是担忧,万一明日阵战楚军伤到了大王,那该怎么好?
趁着赵政更衣,急步窜回来的赵高道:“大王若是有失,你等、你等……皆死罪!”
赵高满脸气氛,对卫缭尤为不客气。见他指着自己,卫缭道:“大王执意亲阵,我能奈何?”
“你能奈何我不知,我只知大王万万不能有失,”赵高道。“更不可让大王于王舟上观战!”
王舟上观战是赵政自己的提议,王舟四层,高出水面大约有三、四丈。站在王舟上观战,没有舟师的楚军打不着,又能来回巡游于战场。可赵高老是觉得王舟危险,那周昭王不就是被楚人设计淹死的吗?
“我等……”卫缭说话间,更衣完的赵政已经回来了,赵高见状连忙闪到一边,假装什么也说过,只是眼睛还在瞪着卫缭、蒙恬等人。
“若荆人以巫器击我,我军若何?强弩可及巫器否?”赵政脑子里想的全是战阵细节,他最担心的就是巫器,自己能依仗的就只有白狄强弩了。
“两军未曾对阵,尚不知也。”赵阳道。“然臣观之,汧水一战,荆人巫器最远及四百多步,不如我军强弩。”
“巫器发时其如雷耳,除此与弩相类。”弩将韩申也道。“我军强弩可及五百余步,荆人巫器不及也。阵战之时,若能聚强弩于一处,还可射杀荆王。”
熊荆的注视下,幕府里一片沉默,熊荆就要开口让诸将带着书面命令返营,明日准备撤退时,身侧有人咳嗽了一声,是右史倚宪。“大王容禀。”他道。
“臣闻邲之战时,先君庄王乘左广以逐赵旃,晋人使軘车逆之。人惊之时,孙叔曰‘进之。宁我薄人,无人薄我。《诗》云:『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先人也。《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
左右二史有进谏的职责,但他们少有进谏。只是此次事关重大,诸将很多不服,年长的右史才进谏。他一开口就是几百年前的旧事,虽无新意,却使幕府内的气氛大大缓和。
“楚人善先、善迫。入关中不战而退兵,士卒皆不愿也……”
“不愿又如何?”熊荆说话时看向帐内的诸将,话是对右史说的,也是对诸将说的。“你可知全国芈姓男子几何?全国楚人甲士几何?”
“臣不知也。”楚国几百年来从未料民,丁口多少未有确数。“然大王知楚人之性否?”
“楚人之性?”熊荆终于回头看他,右史见熊荆看来,点了点头。
“臣已言,楚人善先、善迫。大王以为我大楚之师击鼓则进、鸣钲则退。然臣遍观史书却知,我大楚之师只可进,不可退……”
右史之言让熊荆再度一怔,类似的言论他从项燕哪里听到过。楚军确实不是一支可进可退的军队,它是一支只能前进、不会后退的军队。
右史还在细言,熊荆脸上却泛出苦笑,他有一种全盘皆错的感觉。很早以前他就为楚军制定了战略防御计划,甚至还鼓捣出一个越北—五岭防线。实际上除了夏邑筑城(这在楚人看来是前进),其余筑城计划都不被诸将认可。
行敖制以前,他生活在屈、昭等氏、朝廷大臣的环绕下,他说什么这些人就做什么,他要什么这些人就供奉什么,于是他以为自己是对的。等到行敖制后,朝臣大多更换,从这些口无遮拦的人嘴里,他才知越北—五岭防线屡被诸将抨击。
当时他就有一些警醒,可这种警醒只是表面上的警醒,他没有真正细心去深入了解楚人的性情,不懂他们的喜好。直到今天,他发现自己完全错了,错得离谱。
他所知的历史里,有人卧薪尝胆、有人胯下偷生,有人纳币称臣,有人转进千里,这些都被视为忍辱负重而被赞颂传扬。现在想来,这些事例之所以被传扬,原因是他们都成功了。若再细想,后人的评价实际只体现一个原则:成王败寇。
生和死、胜与败、存或亡,这些在一些人心里至高无上,可真正的楚人看来,这些并不一定真的重要。楚人做不到卧薪尝胆,不能承受胯下之辱,也绝不纳币称臣,更不可能转进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