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王令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3251 字 9个月前

“诱敌之策足以,偏师不可再多。”淖狡仔细看过整个作战计划,诱敌是攻秦之战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实际以淮水为界,淮水两岸以及淮水以北楚军都要参与诱敌。

“韩国既欲复国,当袭扰秦军,阻其进兵。”淖狡又说起了韩国,洛阳南下必要途径韩地,秦国吞并韩国后并没有遵守承诺,给予韩王安此前许诺的封地,贵族、富人拥有的田亩也尽数被秦人收归国有,韩人对此极为不满。

“韩人太弱,未必可阻秦军进兵。”勿畀我道,他对韩国的情况最为熟悉。

“韩人不阻秦军进兵,他日何以复国?”淖狡看着他。“大王之媭嫁于列国,难道凡是娶我楚国公主之国,皆可复国乎?”

淖狡问得勿畀我无语。助韩国复国是大王许诺过的事,但这仅仅是大王许诺而不是楚国。当然韩国也有一些筹码,比如遍布秦国的侯谍网,可这个筹码有功效而无奇效,还不足以说服正朝诸臣支持韩国复国。淖狡要求韩人阻挠秦军,算是要韩人支付日后复国的报酬。

“我知也。”勿畀我揖礼道,决心派遣张良等人返韩。

“若无异议,今日便可下令。”淖狡看向其余诸敖,本就打算在今天全面动员的。

“无异议。”昭黍、蓝奢、东野固、骆开、大长老宋、成通六人皆无异议。

“请符节。”询问只是一个过场,七人都带来了符节,七块符节相合可以代楚王下达动员令。七节合并于项燕眼前,由当值之敖昭黍交予项燕,项燕将七节捧过头顶,喊道:“奉大王令,全国城邑、南方各部即刻动员集结,以备攻秦之战,有延误缺漏者,斩不饶!”

“奉大王令,全国县邑、南方各部即刻动员集结,以备攻秦之战,有延误缺漏者,斩不饶!”项燕喊时,大司马府各部各司全都起立,复喊后便匆匆出堂。很快府内四处再度响起类似的话语,不过‘攻秦’二字已换成了‘救赵’,王令随即被骑士、舟楫、飞讯发向全国所有县邑以及南方百越各部。

按照诱敌之策,大司马府传出的王令毫不掩饰,半个时辰不到这道王令就传遍了郢都。

李牧被秦人刺杀、赵军为秦军大败,这些消息早就人尽皆知,而赵国通秦、与秦议和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王令传出后,郢都街巷市井人人喝彩,到下午,一些甲士竟然汇集到王宫茅门前大呼万岁。这一天,他们实在等得太久。

四日并不是很长的时间,作战司演算的同时,番吾之战的结果也将了解的更加清楚。果然,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乃至第五日早上都有消息传来。秦军侦骑四处宣告秦军此役斩首赵卒二十四万;湶州派去侦查的骑士说赵军全溃,士卒十不存一,唯见万余代郡军尚成行列。呼沱水以北的赵民大肆恐慌,很多人弃家北逃。

晏食时分,大司马府的军事会议再次召开,与四日前不同的是七敖之一的成介已死,代他执行敖职是他的二儿子成通。成通以前是项燕的下属,他不看项燕一眼。

“赵国不救必亡。”项燕没看成通,而是看向了诸敖。“赵国若亡,天下倾也。”

“我有钜甲之固,有夷矛之利,有火炮之强,秦人能奈我何?”前日比武项燕虽然手下留情,胜而不杀,但成介以此为辱,伏剑而亡。成介之死让诸敖决心泯灭分歧,以防类似事情发生。“赵人数通秦国,以使楚秦再战,渔翁得利。而今又与秦人议和,欲割呼沱水以南之地予秦,此等行径,三国如何救之?

大司马府执掌戎事,而非执掌政事。若府尹以为大司马府可定国策,置正朝于何地?置诸敖于何地?置大王于何地?本次集议,只言攻秦可否提前,只言大王不至与秦军回援孰轻孰重,不言是否救赵。攻秦与救赵前岁早有朝决:不救!”

成介已死,此时说话的是淖狡。他不想成介死,也不想项燕死,可惜成介死了。他现在再次提醒项燕:大司马府无权决定国策,权力只在正朝、诸敖以及大王。

‘项伯’、‘府尹’,称呼上的差别透露出诸敖对项燕的态度,项燕苦笑后提及一事:“前岁朝决虽不救赵,但许我项师出兵救赵。”

“四师。”淖狡伸出四个指头,“前岁许四师之军救赵,以牵制秦军。府尹欲救赵国,只可发四师之兵。余下二十八师,俱要攻秦。”

“报——”淖狡说话间,堂外讯官急报。准允后他入堂大声道:“大梁来讯:秦人舟师满载土石,一夜之间尽沉于鸿沟、南济诸水,北上至大河之水路绝矣!”

战舟耀武扬威鸿沟、黄河有数年之久,秦国不是不能阻塞,而是没有必要阻塞。眼下赵军大败,赵国存亡在即,虽然阻塞最终也会被楚军清除,可能阻塞一日就阻塞一日,能延缓一刻就延缓一刻,只要拔下邯郸,赵国也就亡了。

“秦人欲灭赵也。”闻音知意,诸敖闻讯对视后如此叹道。大司马府这边却无动于衷,这本就是预料中的事情,秦军阻塞诸水正是灭赵的前奏。邯郸也许只能守三个月、也许可以守六个月,也许守一年,谁也不知赵国还能支撑多久。

诸人越来越能感受到时间的急迫,淖狡问道:“可提前攻秦否?”

“可。”郦且答。“然仅可提前七日。”

“为何仅能提前七日?”昭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