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变法3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3362 字 9个月前

“大将军误矣。小人乃齐人,绝非楚国之间……”王使吓了半死,连忙争辩。

“齐人也可为楚国之间。”田洛一脸凶相,“我且问你,临淄若何?”

“临淄、临淄……战事已毕,齐楚复盟啊。”王使忐忑不安,还是坚持原话。

“杀之。”田洛看向帐内甲士,甲士上前就要把王使架走。

“大将军、大将军!”王使这次真的怕了。“楚人围城赠女衣辱大王,大王遂命史奕将军率二十三万大军出城迎战,我军败也。然我军虽败,楚王赦大王之罪,只求齐国力行变法。”

“楚国不及十万,如何胜我?!”田洛再次暴怒,他还不知道熊荆的兵力。

“小人、小人……”王使慌乱,好在他还是想到了些东西。“史奕将军遍召城内庶民,庶民皆怨,不与战,楚军骑军袭我,大败。”

“唉!”幕府里并非田洛一人,还有即墨大夫田合以及各军军帅。听闻‘庶民皆怨不与战’,田合就重重太息。齐军大战时阵溃齐缗王时就已出现。那时的齐军久经战阵,战斗力未必输于乐毅率领的天下之兵,奈何齐缗王以‘刬若类,掘若垄’相威,迫使主将触子出战,于是齐军一战即溃,自此再无战心。

济西之战后,各国军队退走,乐毅仅率燕国军队入齐,拔临淄,席卷齐国七十余城。五年后田单趁燕昭王薨落燕惠王即位而离间乐毅,接替乐毅的燕将骑劫一改先前的怀柔政策,致使齐人大怒,田单由此反攻。

乐毅五年统治,齐人并不反抗;田单反攻之前,履行计策以使燕军激怒齐人。

相比于士卒、兵甲、粮秣,战斗意志才是齐人最最缺失的。田合对此心里清楚的很,而一个月前熊荆的那番话让他一听到‘变法’二字就知道熊荆已经占领了临淄,不然大王岂会突然召邑大夫入临淄商议变法?

“传令!速速拔营,夺回临淄。”田洛急命军吏传令全军,可被田合拦住了。

“我以为不然。”田合叹息之后还是正视现实。“楚国所求者,不过齐国不亲秦而复强也,变法之后,自当退走。”

“大夫岂能言此乱军之语?”田洛怒视田合,“楚人伐我,已占临淄,虏我大王,辱我齐人,我等岂能待其退走。”

“大将军,楚王未虏大王,亦为辱我齐人,楚军秋毫无犯,还救我伤卒,还言变法之后即刻退兵……”王使既然开了口,一些事情就忍不住相告实情。

“左右,誉敌之人还不杀之!”占了齐国国都就是齐国的敌人,王使的话让田洛刺耳。大将军盛怒,甲士赶紧把王使拖出去,一会帐外就传来一记惨叫。

“王使乃楚人之间,其言诸位不可轻信。”田洛看向帐内诸将,只是他话音刚落就感觉到了一丝异样,各军军帅正看着他。

“上月我曾至琅琊谒见楚王,楚王言齐国当行变法。”田合道。“所为者,乃再造齐国以抗强秦。”

“楚王欺骗之言大夫也信?”田洛极力镇定,试图说服田合。

“正是不信,方要遣使至临淄相问实情。”田合道。“若楚王之言乃真,齐楚复盟,何须……”

“楚人占我临淄,我必伐之!”田洛压抑着激动怒喝。

“大将军必伐,请大将军伐之。”军帅当中有人窃笑,“我等旁观即可。”

“然也。”其余几名军帅也附和。“齐楚既可复盟,楚军又将退走,我等何须相伐。”

“你等!”田洛再度暴怒,可他再怎么暴怒也没用,这可不是王卒,这是邑卒。匆匆赶往临淄救援,现在楚军已占临淄,大王又将与楚王复盟,再战何益?在田洛要杀人的目光中,这些军帅轻轻一揖,全都退走,偌大的军帐内只剩他和田合两人。

“大将军何至于此。”田合出声道。“楚王变法,乃于齐国行楚政而已……”

“我齐国行何政与楚人无涉。”田洛心中不但愤怒而且绝望,他怎么想不到麾下军帅竟然期望楚军退走,而不是一战将他们赶走。

“齐国变法自然与楚人无涉,故而大王急召各邑大夫至临淄共议变法。”田合知道田洛心中所想,因此如此劝说。“再则各邑军帅皆不愿战,大将军又能若何?”

“不战者当诛!”田洛剧烈喘息着,心中发狠。

“诛又如何?”田合苦笑。“昔年先君缗王令触子出战,结果如何?邑大夫不愿战,齐人不愿战,出战能胜否?若此战再败,齐国无可战之卒,楚人当亡我齐国。”

田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楚国灭齐并非不可能,燕国都能灭齐,楚国为何不能灭齐?以他对熊荆的了解,熊荆要的是齐国抗秦,并不是要吞灭齐国。可如果再战再败,那可就说不定了。燕人朴实寡诈,很好哄骗,楚人却非如此。且当下秦国正猛攻赵国,根本无心干涉。

田合是理智的,田洛心中不愿,但想到刚刚各军军帅的态度,他终于心灰意冷。

“请大将军遣使至临淄相问。”田合再劝。

“本将不欲遣使。”田洛咬牙不愿,他觉得遣使去临淄就是向楚人投降。楚人是敌人、是南蛮,他绝不向楚人投降。

“临淄已遣使至各邑,大将军以为各邑大夫至临淄否?”田合再问。

“此皆叛齐降楚之人……”田洛喝骂道,他还没有骂完便有一军吏急急入账,“禀大将军,各军忽使人往临淄而去,不知何故。”

“彼等……”各军遣人去临淄还有何故,这都是去商议变法了。田洛气得猛然拔剑,然而拔剑也是无用。麾下各军皆是邑卒,临淄王命相召,他怎能阻止。

‘当’,青铜剑横击在案几上,如同当下的齐国,重击之下剑身断成数节,溅落于地。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