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弓弩

荆楚帝国 贰零肆柒 1640 字 9个月前

“是。”淖狡点点头,“弩虽强,一具弩几等于一匹马,造府以为弩机太昂,不如弓。弓手难练,箭矢耗费也不少,但箭矢可有弓手自制,大司马府每年发放十二石粟米即可。”

“十二石粟米?如果有十万弓手当耗费几何?”熊荆问道。“可别忘记粟米价要涨到五十钱。”

“那一年便有六千多金。”淖狡心里估量数,大致正确。“然……”

“十年便是六万多金,你十万弓手能有多人能拉开四石弓?”熊荆打断道。“六万多金等于六万多具腰开弩,十万弓手能有六万人开四石弓、五石弓?”

弓手必须从儿童就开始培养,只有从小培养才有可能开五石弓的可能,而四石弓,若小时候没有培养,长大后也得身体健壮,训练一段时间方能开。四石弓的射程等同于八石弩,十二石腰开弩射程等于六石弓,而同样的射程,弩的破甲能力强于弓。从实效上来说,与其从七、八岁开始培养弓手,还不如把这些钱拿去造腰开弩,哪怕一具弩要花一金。

“大王,秦军并无铁甲,只是皮甲。”淖狡换了个角度。“新的破甲重箭射程虽短,可破甲甚利。十二石弩杀人需一箭,四石弓杀一人亦是一箭。再则,每卒六十四名弩手过多,三十万楚军,近五万人是弩手,大司马府以为,每卒三十六名弓弩手足以。”

“三十六名?”四乘四是六十四名,三乘三就是三十六名了。一千卒弓弩手不过三万六千名,与当下楚军弓手数量差距不大。

“正是。每卒三十六名,全军不及三万名。现有弓手若不能开四石弓,便不再是弓手,而是夷矛手,不足者当从童子之中遴选教习。大王勒令各县邑广办乡学,乡学有射艺、矛艺、骑艺三课,可从中遴选弓手。如此,每年遴选五、六千人,便可补足此数,花费也极小。”

淖狡提出的办法确实是最省钱的,熊荆犹在犹豫时,淖狡再道:“大王此前问过是否可以钜铁做弩,群将不以为然,而臣以为然。为何?

夏暑之月,梅雨蒸润,筋角易脱,当用木弩;秋冬之月,风色严冷,木索重滞,当用角弩。木角看似胜于钜铁,然钜铁之弩,春夏秋冬即可用之,木角之弩则不然。仅凭此,钜铁弩便胜于木弩角弩。腰开之弩,当造木角两种,如此一年四季当可用。”

“两种弩?”熊荆咂舌,一具弩已经很贵了,怎可能造两具。

“正是。不然只有木弩,楚军只可于春夏出战,只有角弩,楚军只可于秋冬出战。”淖狡的军事知识比熊荆丰富的多,对弓弩的理解也比熊荆深的多。楚国是最早发明弩的国家,可弩不能大面积普及,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弩太贵,而弓弩并不是全天候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