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这个穿针引线者,又在允王离开之前,请到了时文儿与杨行之,这桌酒席的另外三个客人,则是很久以前,在时文儿看来仿若隔世的郑诚忠事件中,出现在粤华酒楼的慕容狄、裴安之与王福生。
随着慕容狄职位的提升,作为慕容狄结拜兄弟的裴安之与王福生也水涨船高,分别做了圣武军右军都虞侯与护圣军左军副都指挥使。
虽然时文儿与杨行之看起来官职不高,几乎相当于没有,可二人背后有允王这棵大树,如今蕃镇割据,一切以实力说话,蕃镇中又属允王势力最大,那时文儿与杨行之,可就比一般的文官要强的多。
是以慕容狄听说窦秉文与时文儿相交,主动提出请时文儿吃饭。时文儿听说是慕容狄相请,心情大好,“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他心里想着,欣然前往,同时叫上了杨行之。
杨行之三个儿子,除了小儿子杨荣翕不喜读书,算是跟着时文儿做了广州品庭居的掌柜以外,另外两个大儿子杨荣广与杨荣周,皆是武举出身,正想在军中谋个差事。
中央禁军待遇优厚,杨行之想为儿子在中央禁军中谋个出路,所有的人也都理解的很。
这在三人那里不算什么事,中央禁军五品以下武官,都指挥使有直接任命权,更何况是这种刚入军中的武举。
时文儿与杨行之也投桃报李,各种贵重礼品自不待说,承诺在允王面前多多美言更是小菜一碟。于是,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时兄弟这么年轻,就成了从京城到岭南无人不知的大皇商,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呀!”
酒过三巡,慕容狄看着时文儿送给自己的那一大堆金银财帛,想像着这位大皇商的雄厚财力,酸溜溜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