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曾经敌人,将来盟友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2172 字 9个月前

“哦,那你说说,什么才是英难之举啊?”豪格逼视着他,言语十分冰冷。

索尼一声苦笑,复道:“肃亲王,你不是熟读三国演义么?那刘备让徐州的故事,想必肃亲王十分清楚吧。那刘备好不容易从陶谦手中赚得徐州,自任徐州牧一职,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原本来投靠自已的吕布,以反客为主之计,夺取了徐州基业后,他非但没有视吕布为仇敌,反而为了继续在徐州存身,不惜放下身段与自尊,尊奉吕布为主,自愿为其臣下,这般含辱忍垢能屈能伸之举,方是英雄大丈夫所为也,这才是肃亲王你当要模仿的偶像啊!”

豪格听完索尼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脸上虽然犹是黑沉如铁,却是最终不发一语,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眼神十分地纠结与痛苦。

索尼见到豪格心动,遂再趁热打铁,他吸了口气继续道:“肃亲王,奴才知道,向曾经的敌人求援,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奴才也知道,向伤害了自已最亲的亲人的敌人去救援,是一件多么令人齿冷,乃至堪为笑柄的耻辱之事!但肃亲王你应该知道,三国演义中,蜀国在夷陵之败后,举国精锐尽丧,诸如张飞、黄忠等大将尽死于吴军之手,可谓与吴国不共戴天,但最终诸葛亮审时度势,还是迅速与吴国议和并签下了议和协定,这份协定,非但不追究吴国犯下的血海深仇,反而再把整个荆州,都交割给了吴国统治。诸葛亮这般忍辱负重之举,岂非比今天更甚?而诸葛亮之所以这般胸襟气度,无非是他明白,若吴蜀继续交战,彼此拼死搏杀,兵力耗尽国力孱弱的蜀国,极可能会就此陷入彻底崩溃的局面。况且吴蜀相自相残杀,最终只会白白便宜了那北方坐山观虎斗的魏国。奴才在想,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尚有如此智谋与远见,肃亲王你何其英明神武,如何会看不透其中的利害关系呢?”

索尼喘了口气,稍稍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继续道:“故而,以奴才看来,当时的三国,却与我等现在的局面,何其相似。现在我等实力最弱,时刻有倾覆之危,而多尔衮这厮,却是必要将我等至于死地,方可罢手啊!我等与其可谓成了生死仇敌,断难再予化解。而那曾为死对头唐军,自这海参崴堡争夺战结束后,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当不会再与我大清发生严重冲突与战斗。因此,即使唐军日后还会与我等为敌,却也不是现在的我们所应该要考虑的。我们一定要认清,在现在这个严峻时刻,何为当头之祸,何为日后之患,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索尼说到这里,何洛会接过话来,他朗声道:“索尼说得是,奴才现在也明白过来了,他娘的,现在咱们都快死到临头了,只要能捞到救命稻草,管它曾经是敌是友呢。至少,现在要取我们性命的,不是唐军而是多尔衮这厮!奴才在想,为了保住我等现在的一切,与唐军暂时的合作,也无有不可。”

他一说完,杨善亦插话过来:“确是如此,我等现在势力不足,对局势又掌控不力,实是急需援手。那唐军虽然与我等有血海深仇,但这般大仇,将来再报亦不为晚,如果能借助唐军的力量,去与多尔衮这厮对抗,让他明白,咱们可不是一块没有反抗能力的面团,从而任他揉捏与宰割。再说了,只要能与多尔衮相抗衡,在大清维护好我等的实际利益,将来再与唐军翻脸作战,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嘛。”

听了二人这么说,鳌拜也长叹一声,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副下了很大决心的模样,然后大声道:“罢罢罢,肃亲王,就按索尼所说的办吧。咱们今夜就即刻悄悄离营回城,然后联络三旗,控制盛京,再派人与唐军紧急联系,作好呼应的准备,这样一来,多尔衮这厮,若是想动我们,也得好好想清楚了。若这厮敢来横的,老子第一个要他好看!”

鳌拜说罢,索尼又接过话头,总结性地说道:“其实,我等返回盛京后,虽然要与唐军联系,但也不要他们立刻派兵前来支援我们,只是要留此后手以防不测,毕竟多尔衮有另外五旗支持,整个蒙古诸部,也大多支持这厮,故我等不能不谨慎行事,以防多尔衮这个奸诈小人突然发难。“

鳌拜挠了挠剃得发青的头皮,忽向索尼问道:“若我等返回盛京后,时间这般紧迫,却该如何去与唐军联得联系呢?“

索尼冷笑道:“鳌拜,你太过小瞧李啸这厮的手段了,我告诉你,在盛京城中,李啸安排在其中的细作,怕有百余人之多。这些人,虽然身份各异,但与李啸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去联系他们,却是甚便。只不过,因为这些李啸安插的细作,尚未有能力危急到我大清局势,又没有明显的证据,故我大清对他们也是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罢了。“

鳌拜哦了一声,算是明白了。

索尼说到这里,从地上直起身来,双眼目光炯炯地望向一直在捋须沉思的豪格。然后复沉声道:“肃亲王,奴才该说的,已然全部都说了,现在时间十分紧急,何去何从,还请肃亲王速作决断哪。“

豪格听了他的话,又感受到了索尼投来的灼灼目光,他缓缓地抬起头,脸上却泛起了一丝苦笑,同时,他右手向上抬了抬,示意索尼重新站起说来。

索尼嗻了一声,从地上站起身来,重新坐回自已的位置。

豪格脸色复杂地环视了众人一圈,然后长叹道:“没想到,我豪格对大清向来忠心耿耿,今天却要被逼到要做乱臣贼子的地步,真真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