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廷遣使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2240 字 9个月前

二人站起身来,皆是一脸的不自然,尤以鲍承先为甚,根本就不敢抬头。

乾清宫中,一时一片尴尬的沉默。

还是宁完我首先开腔,他向崇祯深揖一拜道:“皇上,微臣此来,乃是奉我大清国皇帝之令,特来觐见陛下,要与贵国商谈议和之事。“

听到议和二事,崇祯心里便十分不爽,他咬着牙轻哼了一声。

见崇祯一脸不快之状,宁完我心里咯噔一下,却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皇上,恕臣直言,先前两国在松锦大战,大动干戈,多有死伤,实是不堪回首之往事。但此事既已揭过,微臣认为,两国关系,还需再往前看,从此化干戈为玉帛,自此两国相洽,再无纷争,方为好事啊。“

宁完我沉声说完,斜着眼睛,偷瞥了一下崇祯的表情。

崇祯听了宁完我这番话,心下更觉恼怒烦闷,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紧绷着脸坐着。

“宁完我,那两国若要议和,你国所议之条件,却是为何啊?“

崇祯皇帝憋了半天,终于淡淡地回了句。

宁完我见崇祯终于开口,心中顿觉轻松,他轻吸了一口气,将皇太极要求的几个条件,全部对崇祯讲了出来。

这些条件,具体如下:

第一,明朝承认清朝的独立地位,两国以兄弟之国相称,其中清朝为兄,明朝为弟。

第二,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

第三,每岁明朝馈清国黄金三千两,白银五十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第四,清朝一方的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第五,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这个条件,比历史上真实的明清议和时,皇太极所要求的条款,却是优惠了很多的。比起趄实历史上上,清朝对明朝提出的苟刻提案,所要求的金银数少了一半。

当然,这不能不说,清廷之所以没有狮子大开口,却是大半要归功于李啸的卓越战绩,以及对清廷的沉重打击。

听到这个消息,皇帝心下一动,却依然默不作声。

他知道,这个看似可承受的诱惑提案,自已还是不能轻易答应,以免中了敌人挖好的陷阱。

于是,崇祯轻咳了一声,复缓缓道:“宁完我,鲍承先,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与朝臣商量一番,再作定计。你们先退下,暂住馆驿,以待回复吧。“

见皇帝不置可否,原本极想从皇帝口中,套取一些信息的宁完我与鲍承先二人,皆不觉脸露失望之色。

只不过,他二人却也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悻悻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