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李啸若是起兵反抗,那便是自作孽,不可活了。且不说李啸从此在明国之中,被一众君臣视为与三顺王一般的叛贼,再无容身之地。而且,若是明国君臣自相攻伐,内斗不休,那只会让本已气息奄奄内乱不已的明朝,在无休止的自相攻伐中彻底衰亡,而我大清这渔人之利,却是收定了。”范文程一脸喜色地说道:“待到两虎相争,彼此受伤之时,我军再度入关,掳掠侵袭,则必是所向披靡,再无所挡了。”
“好!宪斗此计,端的甚妙。”皇太极的大饼脸上,涌起灿烂的笑意:“欲除李啸,必先诛心,实是至言矣!那就请宪斗细派底下细作,在明国大造流言。朕倒是极有兴趣,看看明国这君臣互斗的好戏!”
“嗻,微臣遵旨。”范文程长揖而拜。
。。。。。。
崇祯十二年一月十八日,刚出完元宵的第三天。
崇祯皇帝独坐东暖阁内,身着明黄暖裘的他,燃烧得劈啪作响的雕龙白云铜盆炭火旁,呆坐烤火。不过在他心下,却是焦虑非常。
刚过完年后三天,崇祯便派出亲信太监曹化淳,前往山东宣谕李啸,告诉他,朝廷要全面接管台湾,要另派官员来代替李啸所任命的官吏,但到现在为止,曹化淳还一直未回京城,让崇祯皇帝心下忐忑不已。
这个李啸,万一不听朕的安排,朕却该拿他如何是好?崇祯在心下反复问自已这个问题,顿时心下更觉焦躁不安。
忽然,他听了小太监来报,说曹化淳已然返回京城,正在以殿外侯旨待见。
“速传大伴入殿!”崇祯双眼一亮,顿时来精神。
让崇祯没想到的是,一脸风尘仆仆之状赶回的曹化淳,竟飞扑跪地,连连掌了自已几个嘴巴。
“皇上,老奴无能!老奴该死!老奴有负陛下所托啊!”曹化淳打自已的耳光打得啪啪响,一双明显哭过微有红肿的眼眶中,竟有泪光泛起。
“到底怎么回事?!”崇祯怒喝,心下却满是不祥的感觉。
“陛下,老奴自十天前,赶到山东登州,因东海侯外出巡查,老奴在登州等了四天,才等到东海侯回返登州。老奴随即向东海侯宣谕,告诉他,皇帝已下令,从本月开始,派出官员接替其任命的台湾官员,不料,不料。。。。。。”
“不料什么?!”
“不料那东海侯竟不接旨,反神情冷淡地对奴婢说,现在台湾初定,四处动荡不已,这派任官员一事,却还暂不可为,要老奴就此实情回禀皇上。可恨此人说罢,竟拂袖自去,其蔑视朝廷之状,简直,简直无以复加啊。。。。。。”
“砰!”
一个精瓷茶杯,被暴怒的崇祯,摔得粉碎。
“李啸这厮,真真猖狂大胆!连朕的谕旨,他都敢不放在眼里了么?!”崇祯有如一头困兽一般,在御桌前来回走动。
忽然,他仿佛想起了什么,大声喝道:“不对,朕派出的监军王珅,每月所报之消息,却把李啸夸了个无以复加,还说其治下之台湾,政通民和,百业兴旺,已成人间繁华之地。怎么现在李啸,却反对朕说台湾动乱不息,这岂非笑谈!”
“这,这老奴不知。。。。。。”曹化淳抹了一把脸上的虚汗,又说道:“只不过,老奴在山东之时,还曾听市井流言说,说。。。。。”
“听说什么?!”
“听说东海侯不顾朝廷先番警告,竟又擅自出兵北面的库页岛。且东海侯对现有爵位十分不满,说凭自已为国朝所立之大功,便是封为公爵,亦是应当,皇上恁的小气。。。。。。”
“好哇,你个混蛋李啸,真真天包了你的狗胆!“
崇祯纵声咆哮,暴怒不已的他,将御桌上的文碟笔砚,狠狠一推,哗地一声,散了一地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