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目标,江华岛

明末之虎 遥远之矢 2503 字 9个月前

由于李啸军的安全司,现在还未能设点到朝鲜境内,李啸对清军的动态,未能及时了解,他现在的军事行动,完全是在前世的历史基础为依托上进行。

那么,现在清军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清军的这次进军作战,虽比真实历史延迟了近三个月,但整个征战历程,与进兵路线,倒与真实历史差不太多。

清军自进入朝鲜后,一路攻城掠地,进展极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体侵朝大军,就推进到了汉江边上,随即,先头部队渡江作战,竟在王都汉阳城外,打败了多达数万的全罗道援兵,可谓连战连捷。

朝鲜国王李倧大惧,为避免全体皇族皆被清军困于王都之内,他便如历史上一般,带着长子李溰和一众官吏将领,紧急退往附近的南汉山城。而将王妃、公主、次子李淏、宗室和官员妻子们,迅速乘船退往江华岛上的江华城。

在李啸从海洋岛获胜返回赤凤卫之时,清军刚刚攻陷了朝鲜的王都,遂在其中大肆烧杀掳掠,据传,仅从王都汉阳一地,便掳走了十余万的军民百姓。

朝鲜王都既克,清军愈发骄狂,有如一只疯狂的野兽,在朝鲜境内,烧杀抢掠,妇女,掳俘百姓,犯下无数滔天大罪。

此时,志得意满的皇太极,见朝鲜军兵接连战败,君臣上下,皆只会退避畏战,毫无斗志,于是决定对其迫降。

他下令,着清军全面包围南汉山城,伐木列栅,绕城驻守,使城内粮草断绝。坐困山城的朝鲜君臣,甚至到了不得不杀马充饥的地步。

而诸如全罗道、忠清道等各路勤王军队,又先后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有如瓮中之鳖,坐困孤城,无计可施。

在局势危如累卵之际,李倧曾经亲自换了便装,爬到南汉山城的南门,去观看清军军情。当他看到城下清军黑压压一片四面围城,铁甲森森,刀剑如林的壮盛军容时,不禁流泪长叹,踉跄而下。

而在击败朝鲜的各路援军后,清军复在南汉山城外的望月峰上,升起白旗一面,上面大书招降二字,又射箭书入城致信李倧,令其出城投降。

李倧心惊胆怯,流泪不已,想投降又害怕的他,向皇太极复书道:“重围未解,帝怒方盛,未可轻降也。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盖以礼有不可废,而兵威亦可怕也……”。见朝鲜方面在如此窘迫之境况下,还在纠缠于出城投降的细节,皇太极内心盛怒,遂下令用火炮攻城,以示兵威,同时遣阿巴泰率领一支偏师,前去袭破江华岛。

皇太极打算,攻下江华岛后,把全部的皇族抓到南汉山城下,让这批皇族的哭诉劝降,成为压垮李倧的最后一根稻草。

阿巴泰意气丰发地接受这项任务。

其实,早在当初来到汉阳城外时,皇太极便考虑到了,李倧可能会把一部分妻妾子女和宗室大臣转移到江华岛。于是,他令成亲王岳讬和贝子尼堪等人,从清朝国内,快速运了一批造船工匠过来,再给他们配了大批精干汉军以及俘来的朝鲜百姓,就在叆阳河边上,就地伐木造船,以为攻取江华岛所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清军已造好佟克申式船只十艘,朝鲜马式船只十艘,另有各类小船八十艘,随后,清兵用小车将造好的船只拖到前往江华岛的渡口,开始正式准备进攻江华岛。

阿巴泰统领从各旗抽调的满州兵马四千,加上内藩蒙古军兵二千,昂邦章京马光远部汉军三千人,组成总共九千人的大军,乘着船只,向江华岛鼓躁进攻。

于江华岛左右两翼布防的朝鲜水师,共有百余艘战船,见得清军大肆渡海,立刻开始从左右两侧,一同对清军船只进行夹击。

由于清军船只,大部装备了孔有德耿仲明从辽东运来的大小火炮,火力十分强劲。因此朝鲜水师根本无法阻挡清军的进攻,反而被打得大败而逃,清军最终以极小的伤亡代价,从朝鲜水师中央强行突围,最终成功登陆江华岛。(注:本处海战描写,大体遵循了《李朝实录》中的真实历史记录,作者读完后,也是十分感叹,曾在鸣梁海战中打得倭寇大败的朝鲜水师,怎么会被水师向来孱弱的清军打得这般大败,实实让人无语至极。可见这明末年代,朝鲜水师腐化与退步到了何种程度。)

率军上岛的阿巴泰,心下极其得意,在把船上运送的辎重及简易攻城器械运上岸后,随即下令,清军水师封锁海峡,阻击朝鲜援兵。

而他自已,则亲率手下九千的满蒙汉军兵,继续向岛中央那城池低矮破旧的江华岛城,这朝鲜皇族的最后龟缩地点大举进攻,意图一鼓作气,将其一举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