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如意提出内阁制度的第二天,朱允炆便正式下旨,更定官制。
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升吏部左侍郎杜泽为吏部尚书。
改都察院为御史府,都御史为御史大夫。罢十二道为左、右两院,左为拾遗,右为补阙。
改通政使司为寺。
詹事府增置资德院。翰林院复设承旨,改侍读、侍讲学士为文学博士。
设文翰、文史二馆,文翰以居侍读、侍讲,文史以居修撰、编修、检讨。
一套迷踪拳之后,才在旨意的最后,提出要增设文渊阁,设文渊阁大学士两人,官居六品,辅佐皇帝参赞军机政务,任命方孝孺、解缙担任第一任大学士。
旨意下的很急,朱允炆没有和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做任何的商量。旨意下的也很巧妙,把六部尚书的官阶提升至一品,这样六部尚书便不会做任何反对。六部自然也不会有几个人提出异议。旨意顺利的通过。
旨意虽然顺利通过了,但黄子澄和齐泰却非常不满。
改革官制,如此重大的事情竟然不与我们商量,太不给面子了,必须要讨个说法。
早朝完毕,黄子澄和齐泰便阴着脸来到了文华殿求见朱允炆。
“臣齐泰(黄子澄),叩见陛下。”
“两位卿家快快平身。”朱允炆双手虚扶,又转头吩咐道:“刘喜,快快给两位卿家赐座”
“谢陛下。”黄子澄和齐泰起身,坐在了刘喜搬来的两张圆凳上。
朱允炆有些心虚的看着黄子澄和齐泰,笑道:“两位卿家见朕,不知有何要事要与朕商议?”
“陛下。”黄子澄与齐泰对视一眼,当先站了起来,施礼道:“臣想问问陛下,到底是何人与您进言,让您更定官制的?”
“额。。。”朱允炆脸色一僵,随即有些不悦道:“怎么,这旨意有什么问题吗?”
黄子澄又道:“陛下,其他的倒也没什么。只是这新设立的辅佐陛下参赞军机政务的文渊阁大学士之职有些不妥。
军机政务从来都是一国之要害,等闲之人不得与闻,更别说。。。”
黄子澄话音未落,只听殿外脚步声音响起:“黄大人的意思,是怀疑方学士和解学士的才学了?”
黄子澄回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徐如意领着方孝孺、解缙、并六部尚书联袂而来。
“臣徐如意(方孝孺、解缙、茹瑺。。。)参见陛下。”众人顿首下拜。
“众卿平身。”朱允炆淡淡一笑:“赐座。”
“谢陛下。”众人起身施礼落座。
老话讲“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可真要是说人的时候被人抓了现行,难免还是令人尴尬,更别提黄子澄这种出了名的体面人。
一时间,黄子澄脸色胀红,语塞不知何言。
徐如意冷哼一声,说道:“正学先生是先帝所留的肱骨之臣,解学士才名天下皆知。黄大人,做事稳重是好事,但还是要秉承公心的,不然,难免让人觉得你太过霸道。”
“你!”黄子澄气急,拂袖怒道:“先帝严旨,内官不得干政,在座的皆是朝内大员,议的也是军机大事,你在此作甚,还不速速出去!”
对付这种气急败坏的人,你越是和他争吵,他越是来劲。反之,你若是淡然处之,倒有四两拨千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