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却依然还是倒在了黎明到来之前。当苏焕亲率半数援军,赶至东南侧墙头之时,便见一名小卒,背上背着一名将领,那将领垂着头,埋在那名小卒的肩上,不见其面。然观其服色,俨然是百人将级别。那小卒带着哭腔高喊道:“李司马负伤,请诸位兄弟袍泽让一让!”
苏焕忙不迭地为那名小卒让开通路,然而心中,却为那名负伤的百人将感到深深的好奇起来。
即使自己的主将受伤,并被抬下了火线。然而墙上这些背对着自己的坚强的战士们,尽管在这关头仍是不断地付出牺牲。却还是坚持到了他们这些援军前来接防的时刻。
当苏焕引兵靠着两侧营墙,让出中间通路,而后高喊道:“兄弟袍泽们,你们受苦了!永登县兵前来接防,请尔等即刻后撤。”的话时,这些苦战竟夜的悍卒,仍是有序地向着通道撤来,随即通过这并不宽阔的通道,向后撤去。
苏焕在后撤的队伍中,看到有头发斑白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褪的少年人,有浑身浴血却满不在乎的百战老卒,也有双手哆哆嗦嗦,连手中染血的刀都拿不稳的新丁。然而在这队伍中,苏焕却并未发现任何一名队率以上级别的将佐。不由得令他大为震惊。
苏焕拉住身旁经过的一名衣甲残破,眼神空洞的士卒,大声问道:“你们军中将领呢?都去了哪里?”
那士卒听闻身旁的这位将领发问,神情忽而悲伤起来。他双目噙泪,黯然道:“李司马身负重伤!四名百人长全数阵亡,我部方才在营墙上四百余人,如今将军也看到了,只剩这些了……”
苏焕目送着这支队伍远去,神情中,却透出难以言说的尊敬和肃穆。
他转头望向仍在营墙上,虽已是强弩之末却依然贼心不死,想要继续前进攻破大营的赵军步卒,声音已不知不觉地带上了冰冷的怒火。
“杀!将这些虏贼尽数杀光!”苏焕怒吼着,身旁士卒已是纷纷举刀,向着对面那些生死之敌冲杀而去!
李延昭被背进了广武军帐中,身旁围拢了一干士卒与幸存下来的将佐,他们此时皆是望着李延昭腹部侧面的那道触目惊心的伤口,人人缄口不言。仿佛都是已认识到了此事的严重,心中却都不愿承认一般。过了片刻,帐中响起几声低泣。众人抬眼望去,皆是先前李延昭自骑营选调而来的数名基层将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