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再赴疆场

凉州辞 子夜镇魂曲 1117 字 9个月前

县司马劈下的刀,距那少年还有三尺远的时候,从旁伸过一只皱巴巴的手,却是紧紧地抓住了县司马的前臂,使得他手中的刀,再也不能前进半寸。

被打的那名少年,见这位暴怒的县司马举刀向自己劈来,霎时吓得面无人色,魂飞魄散。直到旁边伸过来的那只手抓住了县司马的手臂,绝处逢生的他方才缓过神来。然而裤裆处一阵湿热的气息已经传来,这少年也不顾这些细枝末节,赶忙立正站好,神色中也不敢再有半分心不在焉。

一刀未能劈下,县司马转而怒目而视抓住自己右手的这只皱巴巴的手的主人。他看到的却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岁月已将这人脸上的五官都摧残的有些模糊不清。然而令县司马难以忘怀的,却是那双炯炯发亮,锋芒毕露的眼神。

县司马本来就暴怒的心中,此时又是涌起一阵戾气。他右手拼命用力,却始终无法挣脱那老家伙攒足力气的钳制。司马转而挥动左拳,直直向着那名老者的面门用力一拳击出。

老者窥到了那县司马来时的拳路。他随即迅速伸出自己的另一只手,复将击来的这只拳头接下。县司马脸面涨红,双手都是竭尽全力。然而面前这位老者,却依然还是气定神闲,除了用力握住县司马打来的拳头,使得骨节有点发白之外,老者却是气也不喘。

僵持了半天之后,县司马终于发觉自己并不是眼前这位老者的对手,因此除了面上神色依旧愤怒而不忿,手上的劲道却是暗自松了下来。

“他还是个娃。司马何必动气?”老者见县司马与他僵持的手上力道逐渐放松,便也和蔼地出言劝道。

县司马收回手中的刀,而后目不转睛地盯着老者看了半晌,神色中却更见几分疑惑:“你在军中待过?”县司马的目光开始出现了几分缓和。

“啊,当年老朽曾跟随宋都护东赴国难,长安城下也砍了一颗胡人脑袋。”老者面色从容,缓缓道:“好些年前的事了,做不得数啦。如今家中生计艰难,也不得不再次上阵了。”老者话语间,竟不乏几分伤感。

“老丈既然砍过胡人脑袋,想必也是军功在身,缘何未能留在军中?”县司马方才见识了老者的实力,又得知老者乃是昔日宋配麾下老卒,言谈间,已不知不觉有了几分尊敬之意。

“本来老朽凭军功,倒也是能在军中混上个一官半职的。然而老朽只想回家照顾照顾婆娘小娃。便离开了军中。想不到时隔多年,又不得不披挂上阵。咳,这造化真是弄人啊。”

听闻老者此言,那县司马也不由得唏嘘了一番。他暗自记下了老者的容貌,问清了老者的姓名。这老者正是偷偷背着女儿前来参军的老杨,名叫杨广祝。临走之前,他也总算是了却夙愿,看到女儿和老吴家仅剩的那根独苗结了亲。两位老兵,便背着家人偷偷逃出了家中,相约一同应征再赴疆场。县司马拍拍老者,便转身继续巡视队伍去了。方才那种暴怒的戾气此时已烟消云散。

那少年的遭遇也使得周边乱糟糟的人群很快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们适时地紧张起来,经过周边一干将佐的喝令,排出的队列已是有模有样。众人都生怕自己不慎,再触到那位脾气暴躁的县司马的霉头,从而被当成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见得自己方才那番作态卓有成效,县司马心中也是涌起一股满意的自得之感。虽然这些乌合之众还不具备军队应有的那种纪律性和战斗力,然而这一刻,已经让这里站着的大部分新丁,对他产生了一种畏惧感。而这,正是他自己想要的结果。

见得这些新丁已经排好了有几分意思的队列。虽然仍然显得有些犬牙交错,参差不齐。然而县司马在此时,已经不能要求他们更多。

送行的人群依然被县兵们隔绝在外。见得自己手下临时充当辎重队的那些老卒们,已经将开拔所需的粮草物资军械等等装车完毕,县司马终于是踌躇满志地站在点将台上,伸手遥向南边一指,大声喝令道:“出发!”

随着队伍的缓缓移动,周边送行的那些士卒亲眷们,又在奋力向前挤着,哭嚎着试图冲破县兵们的拦阻,再见一见自己的亲人,感受感受他们的温度。然而得到严令的县兵们,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组成一道坚实的人墙听凭这些百姓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却始终岿然不动。

直到那支显得有些落魄的军队渐行渐远,这些送行的家属们,还依然不死心地沿着他们远去的道路两旁追赶着,哭喊着。

然而不管他们怎样奋力追赶,亦或歇斯底里地大声哭嚎。他们的这些亲人,都即将走上宿命的战场。也许在不久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就将阴阳两隔。

队伍奋力前行着,过了约莫大半个时辰左右。后方已再也听不到那些亲人的哭喊声。然而在县司马的命令下,这支如同乌合之众的新兵们,依然是轻装急进。由老卒们押运的粮草物资,反而是远远落在了后面。

县司马命令队伍急进的目的也很明确。他是想加速带着这一支队伍赶赴金城大营。而后让他们看一看在金城郡下惨烈无比的战场,提前感受到那种肃杀的气氛。他正试图用他自己的方式,使这些初上战场的新丁们克服他们心中的恐惧,成为一支可用之兵。

清晨时分,这支连夜赶赴金城北岸大营,临时拼凑起来的县兵,终于是出现在了站在望楼上,已经迫不及待的左都护韩宁的视野之中。看到这支远远赶来,风尘仆仆的援军,韩宁终于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哨塔,然后走过由木板铺就的咯吱咯吱作响的营墙。而后亲率数十名亲卫,前出营门来迎接这第一支赴援的军队。

然而当韩宁走近之后,望着队伍中参差不齐的老弱少年,韩宁的眼中,却显出一抹焦躁不安来。

虽然这支援军的人数足有三四千,然而韩宁观察到的情形告诉他,这支军队,绝对是一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夫拼凑而成的杂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