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座皆惊。
“……今晚叫你们过来,就是想大家拿个主意,”家主轻咳一声,“说说这事该怎么办。”
“父亲大人,不凡确定吗?”一人问。
家主道:“身世没查出什么,但他身边有唐门的人,这足以说明问题了。”
“唐门,蜀中唐门?”又一人问。
对面的人看看他,反问道:“难道江湖上还有别家姓唐吗?”
“三哥说得对……”那人惭愧地应道。
“他们一向见首不见尾的,跑到那孩子身边做什么?”
老三道:“至少,他们没打算对那孩子不利,不然早就下手了。”
“不管唐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要去保护那个孩子。”右边上首的老大一锤定音。
三人一齐附和:“大哥说得有理。”
家主看看左边上首的男子,问道:“老二,你怎么看?”
“太连不是别地,是对家的老巢,麻烦就麻烦在这了,”老二皱着眉头,“稍有不慎,可能会演变成全面开战的局势……此事须得仔细计较。”
老大道:“二弟,你直说吧。”
老二道:“我建议,只派少许人马前往,人多目标大。”
老三深以为然,附和道:“二哥说得有理,人少行事也会方便许多,但派去的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
“要不要知会俞家一声,让他们也派些人手?”老四问道。
老大摇了摇头:“他们还没恢复元气,就我们自己来吧。”
老二忽道:“依我看,不如这样。”
众人一起看向他,老大道:“二弟你说。”
老二缓缓道:“我们只派一个人过去。”
“只派一人?”老四的表情很惊愕。
老二点头道:“对,只派一人,对家绝对不会察觉。”
“二哥,这也太冒险了吧?”三哥蹙眉,“一个人怎么应付得来?”
老二沉声道:“精锐中的精锐。”
书房内安静了几秒,所有人都露出了恍然的神情。
家主看了他一眼,缓声道:“老二,我想你心中已经有人选了吧?”
老二欠了欠身,回应道:“是的,父亲大人。”
家主又环顾众人:“你们呢?”
老三点头道:“我的想法跟二哥一样。”
“也只能是他了……”老四自言自语。
家主看向长子,问道:“阿大,你呢?”
老大正在沉思,闻言回过神来,答道:“二弟说得有理……我觉得,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锻炼的机会。”
“看来大家想的是同一个人。”家主微微一笑,“就这么办吧,阿大,你去知会他一声。”
“喏。”
老大拱手而去,下到一楼,沿着走廊一直走到尽头,推开右手边的木门,里面宽敞又方正,天花板很高,似乎把二楼的空间也打通了。天花板下纵横几根木梁,四面是米黄色的墙壁,附一米多高的木制墙裙,左右两侧各有几个木架,上面整齐地放置几十把木刀,房间最内侧设有供桌,大香炉香灰满溢,上面插着一大把燃尽的香蒂,香炉后面是个木制刀架,上面搁着一把样式古老的长刀。
墙上挂着一幅画像,画纸斑驳泛黄,显然已有年头了,上以古老技法绘着一位披挂戎装的武将,形貌十分威武。
画像两边各挂一帖大字,左边是“朴实无华”,右边则是“忠勇果敢”,八字皆以行楷写就,字体遒劲有力。
这里是一个道场。
道场里面只有一人,正全神贯注地挥舞木刀,重复不停地向前劈砍,一刀接一刀,有如墙上的行楷般遒劲有力。
老大走进,那人毫无所觉,手上动作不停,老大又叫了一声,那人恍若未闻。多次招呼,他才停下动作,回过头来,生得眉清目秀,原来是位少年郎。
老大缓步上前,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不怒自威的脸上露出温和神情,慈爱的目光中却又带着点敬畏。
“你要出远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