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虽然屠完了万全左卫,数以万计的人口被屠杀干净,可是相对整个宣大,长城沿线数以百计的墩堡,清军的行为却显得有些无力。
在晋北尼堪陷入泥潭,平叛缓慢时,晋中的战事也进入了相持阶段。
楼亲领着八旗精兵从北京南下之后,汇集河北绿营,先解了保定之围,然后又收复了真定。
起初清军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姜襄退回山西之后,大军紧守井径、固关、娘子关一线,便将楼亲挡在了太行之东。
娘子关号称长城第九关,易守难攻,楼亲虽攻打甚急,可是却始终无法破关,晋中的战事便进入了相持阶段。
清军唯一进展迅速的是晋南战场,孔有德率领三万人,由河南怀庆府北上,于九月底破天井关,十月七日在晋城击败义军首领魏世骏,夺取城池,屠晋城,数万军民遇难。
为了震慑山西百姓,防止百姓跟随姜襄反清,或是暗中帮助义军,南北两路清军,采取了一样的策略,就是靠屠杀来震慑汉民。
多尔衮想用杀戮,来使得汉民屈服、害怕,就像刚入关时一样,将有胆子的全部杀掉,剩下的便好统治了。
十月十日,孔有德在晋城屠杀三日之后,大军马不停蹄的北上,魏世骏主动放弃开平,北上壶关与姜襄部将高鼎汇合,而清军并没有放过高平,入城的清军再次屠城。
此后孔有德继续北上,从南面威胁壶关,高鼎不得不放弃壶关,退入潞安府,孔有德与进攻壶关的瓦克达会师之后,六万清军将潞安团团围住。
晋南方向,因为多尔衮直接从河南调来清军精锐,而反清义军方面,真正的精兵也就是高鼎的五千大同兵,剩下都是蜂拥而起的义军,所以在力量对比上要弱于清军许多,但是清军在南线的步伐,也暂时止于潞安。
清军的屠杀,引起了义军的抱团,高鼎、魏世勋聚集十万义民于潞安,将六万清军暂时挡在了南面。
三个战场,可以说清军都处于攻势,其中晋南的清军优势最为明显,不过这样的局面,显然不能让多尔衮心安,清军的进展还是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