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大明东屏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1690 字 11个月前

当下一行回到内堂,王彦坐定后,伸手让他们入座,正好将六把交椅座满。

“钱大人方才已经将朝鲜的请求都说了,朝鲜先王的谥号,以及对新王的册封,孤会酌礼部尽快办理,这些都不是问题。”

“朝鲜谢皇明天恩!”林庆业刚半边屁股座下,听了王彦的话语,立时又起来行礼。

王彦忙挥了挥手,想要制止,别那么麻烦,但朝鲜对明向来是“事大以诚”,那是想拦都拦不住。

王彦等他行完礼,都有些不好开口,抿了抿嘴才说道:“林判书,你别急着谢恩。另一件购粮之事,孤与朝廷却有顾虑。”

有顾虑,就是不愿意了。林庆业听后,忙又行一礼,朝鲜可算是被代善讹惨了,不仅年没好好过,而且八道都陆续饿死了人,他这次来主要还是希望父母之邦能帮朝鲜一把。

虽然有这么一个听话孝顺的儿子,明朝脸上是有些光彩的,但是这儿子这么没有用,光会坑爹,明朝也是倒霉催了。

万历援朝,不仅花光了国库,死的还都是明朝铁骑,也就是这个空挡,让东虏给崛起了。

好在朝鲜这儿子还算有些良心,崇祯自缢的消息传入朝鲜,他们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知道父母之邦的付出,总结出“大明之亡,未尝不始于东征。”知道是天朝救他们的时候,力气使大了,伤筋动骨了。

“殿下,朝鲜八道,三韩百姓无处可求,就只能期望父母之邦,能不计前嫌,救救子民了。”

钱秉镫见他又行礼,忙替王彦解围道:“林判书,你也要理解大明的苦衷。现在正是朝廷与东虏决战之际,朝廷若是给朝鲜粮食,而粮食又流入满清,那怎么办呢?”

林庆业听了这话,明白过来,明朝不是不愿意给,而是担心粮食被满清拿走,他脸上立时露出羞愤之色,“殿下,朝鲜之心,日月可见,怎么会拿大明的粮食,暗送胡虏呢?”

“林判书误会了!”钱秉镫语重心长道:“朝鲜武备薄弱,殿下要是将粮食送到朝鲜,清兵又来抢,而你们又守不住,如此将白白浪费大明的心血。”

提到武备,王彦忽然想起一事,于是开口问道:“早前孤曾得到消息,据说朝鲜暗中编练十万人马,准备协助朝廷北伐,只是后来朝廷越败越远,丢了山东,丢两淮,最后还丢了南京和江南,这件事情便没了消息。不知道,现在朝鲜兵马编练如何?能否一战?”

编练十万精兵,伸大义于天下,朝鲜这也就是说说而已,他们哪里来的钱粮编练十万人马。

林庆业闻王彦问话,脸上十分尴尬,吞吞吐吐回道:“回禀殿下,小国寡民,虽然有心,然实力不济,至今只练了不到一万五千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