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金夏两岛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1233 字 11个月前

王彦的船队接近厦门时,岛上忽然传出一片警钟声,大队郑军士卒在岸边奔走,用沙袋垒砌的炮台处,旌旗一阵挥舞。

“国公,他们问我们是哪部人马?”俞方棋放下千里镜,回头说道。

“打旗语回复,就说本督来了。”

王彦立在船头一挥手,船上旗手立刻作出回应,广东水师是施琅训练,而施琅又曾是郑氏军官,所以两军在许多方面基本相同。

片刻之后,似乎是看见了旗语,从夏门岛内,很快就驶出了两艘战船,引着船队进入港湾。

岛内有个湖,湖口与大海相连,遇见风暴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湖内却风平浪静,是个天然的良港,郑氏的战船就聚集在湖内。

船队驶入,王彦放眼望去,见湖中停泊了大大小小的船只,足有千条,感到分外震惊,而这还只是他刚入湖口,还没看见内湖里郑氏的大船。

王彦在湖口的码头处,就下了坐船,郑成功领着一队将校早以在码头上等候,他们见王彦上岸,立刻迎上前来施礼道:“下官拜见阁部!”

朝廷迁入广州之后,为了稳住福建抗清势力,给郑成功加了提督福建军务的职衔,王彦两广总督的职衔管不到福建,国公只是爵位,但大学士加兵部尚书,就足以节制郑成功了。

“大木,别来无恙啊~”

王彦执其手,紧紧握了几下,然后看了迎接的将官们一眼,感叹道:“将士们驻扎在这里,数十万人挤在岛上,不忘朝廷,坚持抗清,实在是辛苦了。”

郑成功与王彦的关系,一直不错,而他麾下大将王威,也曾与郑成功并肩作战,情义深厚。

自从王彦入粤之后,两人已经将近两年未见,如今王彦名震华夏,入阁拜相,而郑成功经历了诸多变故之后,也从当初的儒生蜕变为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