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谓众人曰:“今多铎引十万大军,沿长江水陆并进,不日便能追至,吾军民于野,未有依托,恐不能敌,诸位可有良策教吾?”
“杭州城坚,且有兵万余,足可拒守,只是今携民近三十万,日行不过二十余里,恐怕四五间,也赶不到杭州,若北虏兵至,后果将不堪设想。”王威开口道:“末将以为,将军当与众位大人先行为上策。”
“百姓归吾,吾于扬州时不弃之,今同行百里,以渡长江,奈何弃之!”王彦摇头道。
“既如此,将军领百姓先行,末将愿领兵断后!”王威见王彦已然下定决心与百姓同进退,只得抱拳道。
“末将亦愿断后!”李泰祯、刘顺等人道。
这时王彦也没有其他办法,随同意道:“泰祯随吾守扬两月,精于防守之道,可领五千兵马断后,王威则领兵三千,护左大人等乘船先行,入杭州后,请兵支援,吾亲领中军护百姓入浙。”
当下李泰祯便挑选五千精锐士卒,王彦又令胡为宗辅之,引兵西去,而待左懋第、陈子龙等人乘船自海路入杭州后,王彦便同百姓一路南行,每日二十余里,便停下歇息,速度缓慢至极。
却说,李泰祯领兵离开主力后,却一时没有头绪,他是北方人,对江南地貌并不熟悉,不知该在哪里阻击多铎之军,才能为主力争取南下的时间。
这时长期混迹于漕运,对江南之地,颇为了解的胡为宗便道:“多铎来追,骑兵快,而步师、与战船慢,将军可伏军于吴淞江畔,待其骑兵至,可半渡而击之。”
李泰祯闻之,觉得很有道理,随纳胡为宗之言,引兵到吴淞江口设伏。
扬州一战,多铎对王彦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所以当得知王彦击溃八万围扬清军后,撤离扬州,多铎立马起大兵来追。
十万清兵,步军六万,水师两万,骑兵两万,瞬江东下,出南京后,便一路直奔长江口。
多铎的本意是阻挡王彦渡江,可他大军行至常州时,便有细作告之,明军已经开始渡江。
多铎闻之,心里不禁一急,害怕放走王彦这个心腹大患,随不等步军和水师,便领骑兵急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