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招降诸人,就该作出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姿态,但这时他心中已有骄气,便容不得俘虏们不跪,所以怒上心头,招降变成了责问。
王毓蓍的坐船被焚后,不幸被清兵抓获,成了百名俘虏中的一员,他听多铎之言,不禁开口讽刺道:“蕞尔小邦,化外夷王,岂可受士人之拜!”
“汝何人?”多铎问声不禁大怒,一手指着王毓蓍道:“不惧死呼?”
“清狗!今日好叫尔知晓,吾大汉义士之烈!会稽王毓蓍去也!”王毓蓍傲然答道,而后不待多铎反应,便转身投入江中,没于滚滚江水之中。
有后人对此赞曰:“镇江明清大交兵,多铎引军围水营。义士陷于险死地,烈火焚船争生机。至死犹然骂虏狗,毓蓍不愧汉诸生。”
多铎见王毓蓍投水自杀,不禁目瞪口呆。
剩下的俘虏中,有马阮一党的右佥都御史扬文骢见此,随紧随其后,高呼一声“幸不辱祖宗之名!”,便投入江中。
俘虏百余人,当场死节者二十余众,甚下的亦不愿意降清,被多铎令人杀害,尸体抛入长江之中。
滚滚长江水,道不尽英雄血,无限山河泪,诉不完义士烈。
一个民族,是否伟大!
不是看他昂扬向上之时,有多少成就,武力是否强大,疆域是否辽阔,而是要看他危如累卵之时,有多少仁人志士愿意为他去死!
江边的一幕,让多铎心中不是滋味,不禁慢慢按下心中的那份骄狂。
傍晚时,清军二十万人马,全部渡过长江,镇江附近的几十万明军烟消云散,镇江城也落入清兵之手。
这一次,多铎吸取了方才,以及扬州的教训,勉强按住心中屠城的欲望,而是令士卒将城中百姓驱逐出城后,才带领人马进入城中,驰骑四占,抢夺财物。
这一场仗下来,清兵可谓大胜,不仅击溃几十万明军,还彻底控制长江水道,扫清了西取南京的障碍。
南京城中,弘光朝于七月三日得阮大请罪的奏报,言:“援扬失败,水师损失惨重,江防或亦不保,请朝廷速做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