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为存续,王彦立心

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1121 字 11个月前

王彦麾下的军队如果有了凝聚力,知道为何而战,便可万众一心,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也能百战不溃!

只是眼下的大明,却没有利用这股凝聚力,也没得到普通百姓和士卒的认同,官绅阶层重私利而轻社稷,空有民万万众,财万万两,却不能转化为战力,被区区满族欺凌!

王彦与李泰祯诉说这么多,实在是心有所感,被满清屠戮的扬州百姓,让他心中愤恨,“堂堂,何至于此!”

如果大明再不奋起,扬州便只是开始,之后还会有更多城池,更多的百姓遭受屠戮。王彦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便从身边之人,从这扬州开始,去凝聚每一份力量。

李泰祯在忠义营有些时日,但他与王彦的关系却一直平淡,只是普通的上下级关系,谈不上什么忠心,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李泰祯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报达邢夫人对他的恩惠,如今徐州镇已经倒向清庭,他心中也是一阵茫然。

现在听了王彦之述说,他心中却生出了另一种情怀,一种比之私情,更加伟大和澎湃的情感。

王彦见李泰祯若有所思,便真诚的开口说道:“李将军可愿与吾一同,救国救民,为保中华存续,尽一份力!”

李泰祯被王彦唤起的家国情怀和那份责任,让他不能逃避,因而十分诚恳的回道:“末将愿随指挥使,救国救民!”

对于邢夫人的恩惠,李泰祯可以用其他方式去报答。私情与整个天下万民之间,李泰祯已经有了他的答案。

王彦也知道从泗州收编开始,李泰祯对他便是例行公事的态度。王彦对他也一直心存戒备,今日一番交谈,能使之归心,身边立马便多了一名靠得住的大将,心里十分欣慰。

城内,就在王彦收拢人心,掩埋尸体时,城外清军帅帐里,多铎却正准备着再次攻城。

扬州城坚固,城内青壮众多。